【本報訊】昨日春雨綿綿,為新一年雨季揭開序幕,天文台發出預警,表示有迹象顯示一個偏弱的「厄爾尼諾」現象或會在今年稍後出現。全年總雨量仍會接近正常,吹襲香港的熱帶氣旋數目則大約會有五至六個,比正常的六至七個略少。
天文台表示,廣東北部的一道冷鋒正穩定地向南移動,預測今日多雲,有幾陣雨,天氣稍涼,最低氣溫約十九度,最高氣溫二十二度。
天文台台長林鴻鋆昨日在「世界氣象日」記者會上呼籲市民要及早做好預防颱風及暴雨的措施,以應付今年風季和雨季的來臨。為了讓市民更容易掌握本港風力分布的情況,天文台風向風力分布圖已經上網,即日起供市民在網上查閱。
市民亦可透過天文台網站查閱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天氣報告和預報,了解機場的天氣情況。
林鴻鋆說,有迹象顯示「厄爾尼諾」現象或會在今年稍後出現,但會是一個偏弱「厄爾尼諾」。換言之,像一九八二年及一九九七年連月豪雨的機會不大。根據天文台的經驗,今年總雨量仍會維持在正常水平,颱風則會較平常略少,大約會有五至六個。
鑑於去年颱風襲港期間,市民上網查詢天氣曾出現網絡擠塞,天文台今年未雨綢繆,已增強了網站的容量,可同時處理一萬個查閱,以應付市民需求。而在即將來臨的雨季,當下大雨時,天文台會每小時向電台及電視台發布各區在過去一小時內錄得的最高雨量,供市民參考。
回顧去年,林鴻鋆指出,二○○一年的雨量偏多,其中六月份的雨量更刷新了紀錄。
有些在香港不常見的天氣現象去年都發生了,包括四月在市區發生的雹暴、七月在藍塘海峽出現的水龍捲,及颱風尤特襲港時因風暴潮影響而在尖鼻嘴及上環出現的海水倒灌等現象。而剛過去的冬天亦是歷來第三最暖的。
天文現象「厄爾尼諾」(ElNino)和「拉尼娜」(LaNina)的名字譯自西班牙文,前者在西班牙文中解聖嬰,後者是小女孩,聽來天真無邪,但卻往往帶來異常的天災。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異常變暖,每三至五年出現一次,持續十八個月,華南沿岸的西南季風便會增強,把大量水氣帶到該區而導致連場大雨。
「拉尼娜」通常緊接「厄爾尼諾」而來,指的是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溫異常和持續地變冷,對香港天氣的影響沒有「厄爾尼諾」顯著,雨量與颱風數量都會接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