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被轟發緊夢<br>問題食品忽增55種

食環署被轟發緊夢
問題食品忽增55種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晚十時許突然公布,再發現五十五款市面上出售的產品,含有禁用代糖「甜菊糖

五十五款新增需要回收的全是食品,是食環署截至昨晚七時在市面上發現的,絕大部分是日本、韓國出產的食物、飲品、醬油等,其中包括首度發現稱為「漬物」的日本腌製蔬菜;而最多則是零食類,佔了需回收產品近一半。

公布名單含糊不清
不過,食環署公布回收的食品名單含糊不清,頗多只列出日文拼音,有的甚至沒有列出牌子,只是食物類別稱謂,如梅子、米菓、墨魚脆餅等,也沒有公布從哪裏回收。市民如有疑問,惟有在辦公時間致電23198531。
立法會食物環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批評,事件顯示食環署在審查食物安全問題上有嚴重失誤。他認為,除了代理商及零售商必須為事件負責外,食環署更難辭其咎,立會已要求食環署在下周四的特別會議上交代,「佢哋都發緊夢,話平時有派人去巡查,傳媒一日都搵到廿種啦!而且咁夜先至公布又有食品出現問題,實在需要向市民作出交代。」
本報昨晚約十時許致電食環署署長劉吳惠蘭,但其家人稱劉太已入睡;本報又致電助理署長譚麗芬醫生,但她至截稿前仍未回覆。

此外,傳銷商仙妮蕾德(Sunrider)公司昨日承認,其下的兩項產品「仙妮甘露」(SunnyDew)及「甜菊精」(Sunectar),含有濃縮甜葉菊成分,現已停售,並接受客戶退回產品。該公司發言人強調,有關產品源自甜葉菊,而非經提煉的甜菊糖;但食環署發言人指,甜葉菊及甜菊糖 本報昨日又接獲一名有購買該產品的市民何先生報稱,家人已服用了約半年,現已停止進食,擔心會影響身體。他表示,家中其中一名家人是銷售代理,曾經將有關產品推銷給友人,想不到該項產品會有問題,他說:「人際關係一定完全破壞晒!」何先生昨將有關產品交予食環署化驗。

斥食環署嚴重失誤
無綫電視昨晚報道,發現三種纖體減肥產品含有甜菊糖 食環署署長劉吳惠蘭昨早在電台節目中,重提引入已獲國際機構「食品法典委員會」認可的食物添加劑國際編號系統,代替食物添加劑全名,以便辨別有關產品。但李華明認為,這只是方便生產商識別物料的種類,對保障市民只有少許幫助。由生產及售賣含甜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