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仍未有起色,加上失業率高企,香港消費市道在今年似乎仍然是艱辛的一年,因此不少的零售股都會被投資者遺棄,原因大多是擔心盈利前景會被香港消費市道持續疲弱及通縮問題所影響。
其實投資者往往遺忘了不少零售股除了香港業務外,在國內的發展十分迅速,而且佔其盈利貢獻比例愈來愈重,所以香港消費市道雖弱,但對某些零售股的影響實在相當小,
細心留意,本地整體銷售數字雖然下跌,但細分之後,其實亦不難發現有些行業仍有一定增長,以1月為例,香港的家具銷售便已錄得4.4%增長,可見跌市之中仍有奇葩。而且有些行業在淡市的表現反而會更理想,主要原因是這些行業銷售的是低消費物品,在淡市之中不少消費者都減縮開支,尋找一些平價貨品,正正合乎這些公司的供應目標,因此而利好其業績表現,如大家樂(341)在97年後盈利不斷增長,股價不斷創出新高,便是一個好例子。
另外,內地放寬商務旅客來港的數字亦令某些零售股獲益,以剛剛過去的新春假期為例,大約有8萬名內地旅客來港,人數為去年的1倍,只要人均消費不變,內地旅客在港的消費金額亦會同樣地上升1倍,對一些內地遊客佔一定比例的本地零售店會有相當大的裨益。
在今年年頭時,我曾提及恒豐金業(870)致力開拓國內市場,希望本年度國內的金飾店可以由15間增加至100間,前景值得投資者憧憬。其實細心留意,其在港的銷售亦甚受惠於國內來港的旅客增加所刺激,因為中國人購買金飾是一種習慣,尤其國內的消費者更喜愛金飾物品,故恒豐金業絕對是內地來港遊客增加的受惠者。加上內地的消費力持續增長,故雖然它是一零售股,但顯然其增長並未有因本地消費市道持續疲弱所影響而下降。
除了恒豐金業外,佑威國際(627)及佐丹奴(709)亦是投資者可多加留意的零售股,這除了因為它們和恒豐金業一樣不斷的擴展國內市場外,而且亦因為它們為低消費產品,正正合乎現在香港人在淡市之中的消費模式,亦不失為另外兩隻受惠於逆市的零售股。
雖然要在淡市找尋有增長的股份十分困難,但其實投資者細心留意每間公司所從事的業務,不要以為逆市必定利淡所有行業,不要一竹篙打一船人,那麼你便可以找出逆市仍有不錯升幅的股份,在淡市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