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將於本周六首次到訪南美國家秘魯(Peru),但在他訪問前,美國駐秘魯首都利馬(Lima)大使館附近周三晚發生汽車炸彈爆炸(carbombexplosion),至少造成九人死亡、三十人受傷。暫時未有組織承認責任,但秘魯當局認定這次襲擊是衝着喬治布殊而來,是反政府的左翼游擊隊發動的「恐怖襲擊」,並強調會確保喬治布殊訪問秘魯時的安全。白宮表明喬治布殊會如期到訪。
在當地時間周三晚上十時四十五分(香港時間周四早上十一時四十五分),一輛停泊在美國大使館對面一間銀行外的汽車先發生爆炸,另一輛泊在大使館外一百公尺的汽車隨後亦爆炸。
爆炸威力相當強大,除了對銀行和購物商場造成廣泛破壞外,十輛汽車被炸至焦爛,一名死者的屍體甚至被拋到五十公尺外的馬路,肢體四散。爆炸現場盡是金屬、玻璃和塑料碎片。
利馬消防隊副指揮官皮佩里斯估計,炸彈約重三十公斤。九名死者包括一名正在玩滾軸溜冰的十八歲青年、一名警員和一名美國大使館保安人員。美國國務院官員強調,襲擊中沒有美國人遇害。
身在墨西哥出席聯合國除貧會議的秘魯總統托萊多(AlejandroToledo),知道利馬有汽車炸彈爆炸後,決定縮短行程返國。他矢言「我們不會對恐怖主義退讓半步」(Wewillnotyieldevenacentimetertoterrorism),會盡力確保喬治布殊訪問秘魯的安全。
秘魯內政部長羅斯皮廖西巡視爆炸現場後表示,汽車炸彈爆炸顯然衝着喬治布殊而來,他到訪使各方的恐怖分子蠢蠢欲動,「像恐嚇美國般恐嚇我們,但他們不會嚇倒我們」。喬治布殊在白宮聲言,「恐怖分子」不會阻撓到他前往秘魯的行程,「我仍會前往訪問」。
今次襲擊尚未有組織承認責任。秘魯副總統坎塞科雖不排除國際恐怖組織策動襲擊,但他指襲擊應與國內左翼游擊隊「光輝道路」(ShiningPath)和「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TupacAmaruRevolutionaryMovement)有關。秘魯政府內閣將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採取緊急措施確保兩個組織不會死灰復燃。
「光輝道路」和「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活躍於八○至九○年代,但遭前總統藤森(AlbertoFujimori)清剿而式微。「光輝道路」去年底曾企圖襲擊駐利馬的美國大使館,最後陰謀敗露。利馬對上一次發生於九七年五月的汽車炸彈爆炸襲擊,也是由「光輝道路」策動。
周三在美國大使館發生汽車炸彈爆炸襲擊前,利馬北部一間由西班牙外資擁有的電話公司收費辦公室外亦有小型炸彈爆炸,無人受傷;周二晚,利馬東北部有人從車內擲出手榴彈,手榴彈爆炸,但未造成傷亡。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