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擔心特首任人惟私<br>11名部長可免品格審查

議員擔心特首任人惟私
11名部長可免品格審查

【本報訊】特首董建華即將委任十一個政治任命的部長,據悉,港府高層認為新任命的部長並非公務員,所以毋須通過品格審查的程序,也可接受任命;免去公務員規定出任高官前必先通過有關個人品德及誠信的檢定。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港式部長若毋須品格審查,則更缺乏公眾認受性,特首便可任人惟私。 記者:王惠芳

現時所有高官,尤其獲擢升至首長級第八級的領導層,必須通過嚴格的品格審查後,始可接受任命。但去年當董建華委任梁錦松出任財政司司長時,已涉嫌「破格」,立法會議員當時窮追猛打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究竟合約公務員的梁錦松在任命前曾否接受品格審查,但至今仍是懸案,因當局始終不肯透露。

只須申報利益
港府高層現時積極籌劃的部長制,據悉,當局認為政治任命的部長,只須上任時作出利益申報,便可免除公眾擔心由外界加入的部長與公職有利益衝突的疑慮;而部長日後被揭發有道德問題及利益衝突,他自然要下台。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指出,美國官員在獲任命前,必須出席國會聽證會的聆訊,接受國會議員的質詢;但香港部長既沒有接受立法會議員質詢的程序,若再毋須品格審查,屆時部長將會「黑過墨斗,部長的品德可能有缺憾,更缺乏公眾認受性,特首也可任人惟私。」

「唔一定出事」
立法會公務員事務委員會主席譚耀宗則指出,相信申報制度已令公眾對部長有一定的了解;而特首在物色人選時,對有關人士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免除了品格審查一個過程後,「唔一定會出事」。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指出,透過政治任命的部長,即使沒有品格審查一關,政治風險也不高,日後部長被揭發醜聞,該名部長也要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