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領先指標連升4個月後,上月維持不變。經濟研究員認為,美國經濟應己擺脫衰退,但受到企業盈利和出口需求疲弱影響,復甦前路仍崎嶇。
美國2月份領先指標無升跌,遜於市場預期的上升0.1%,較1月份經修訂後的0.8%升幅溫和。領先指標反映未來3至6個月經濟的表現,數據凸顯經濟應已見底。
在去年10月至今年1月的4個月裏,領先指標平均升0.7%,是1991年2月至5月以來最大平均升幅。
美國上周(截至16日)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減少1.2萬人,跌至37.1萬人,是1個月來最低水平,反映當地經濟正在復甦。不過,較能反映實況的4周平均申領人數在上周卻上升2500人,增至37.9萬人。
美國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升0.2%,與1月份升幅相同,主要受醫療、衣服及煙草等項目帶動。撇除食品及能源項目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在2月份升0.3%,升幅高於1月份的0.2%。市場事前預期上月整體及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均會上升0.2%。與去年同月比較,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升1.1%,是自1986年以來最溫和增幅。今年以來,美國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2.4%,低於去年同期的4.9%。
分析員說,最新的物價數據反映零售層面通脹壓力仍溫和,預料聯邦儲備局暫時毋須擔心美息低企會導致經濟過熱。經濟研究員預測,美國企業在未來數月將繼續減價促銷,這將局限物價的上升空間。
美國股市昨天早段偏軟,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最多跌50.58(0.48%),低見10450.9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一度升5.34(0.29%),升至1838.21。開市後半小時(香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跌47.95,報10453.62;納指倒跌4.14,報1828.73。
據專門追蹤基金表現的Lipper資料,互惠基金連續第5個月有資金淨流入,上月淨吸納約116億美元(約905億港元)資金,因投資者憧憬美股連跌兩年後,在今年可望回升。1月份資金淨流入額為196億美元。
美國《策略內望》預測,互惠基金今年首季的資金淨流入量將逾600億美元,是2000年次季以來最高的季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