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是怎樣的? - 李碧華

「鵪鶉」是怎樣的? - 李碧華

近期娛樂版之瘋劫是非,真有「洛陽紙貴」之感──文字淪落至此,所以白紙更貴。
也非一無是處。起碼,那些反吸毒廣告有個借鏡,要宣揚道理,反面教材比老土的「少年斥責損友:『呢啲嘢,我係唔會掂嘅!』大義凜然貌」更有說服力。還有,讀者又可學到一些傳神的詞彙,如「扮死狗」、「炒反手排骨」、「八字波」、「鵪鶉」……
「鵪鶉」,是記者形容人平日囂張失控,吹水唔抹嘴,一旦面對「大人」或「惡人」,知道自己沒有地位,得罪不起,誠惶誠恐講少幾句。
我們生活圈子小,不大見識「鵪鶉」,亦無此良機一睹。真是大鄉里。不過走過街市雞鴨檔攤,間中也有賣鵪鶉的(不是檔檔有,要講機緣呀!)。原來那些雀仔,一見風吹草動,便畏怯地縮埋一嚿。牠們的頭下垂,幾乎被翅膀挾住,自卑囁嚅不語。楚楚可憐。
請傳媒老總別再為一些對社會沒有貢獻,品德言行亦得不到各界尊崇的瘋人那麼費勁了。記者們青春、健康、精力充沛,部份還具資歷……買隻鵪鶉回家煲湯補補身,為荒謬的炒作畫個句號吧。夠了夠了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