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葡餐」 - 鍾偉民

澳門的「葡餐」 - 鍾偉民

澳門旅遊局邀請,李純恩領頭,隨隊回鄉吃了兩天葡菜;對葡菜,我理解不深,隨便分成兩大類說說:一就是簡單的、粗獷的、充滿野蠻風格的「海盜葡菜」;這種葡菜,大概明清時期,葡萄牙船隊在澳門苦候季風轉向,「海盜」盼望擇吉回航的沉悶日子,就開始傳入和生根;這條根,四百年來不斷深入民心,澳門不少華人家庭都會炮製,而且炮製得精妙。
小時候,外公和不少親戚都在政府部門做事,日常多與葡人往還,三天裏,總有一兩天吃這種海盜葡餐;偶然,飯桌上中葡共冶,人家把四季豆炒牛肉,叫「亂棍打死牛魔王」,我們在韭菜花上鋪幾片葡國臘腸,說是「亂鞭抽死韋奇立」,也夠痛快的。
海盜葡菜,土生葡人常吃的,不外鹽水煮馬鈴薯、雞蛋、波菜,添一大塊白水煮淡了的馬介休鹹魚,就算是主菜;東西太單調,怎麼會好吃?關鍵在於葡國運來的上等橄欖油。我們吃橄欖油,是大罐大罐地買,大碗大碗地浸着那些材料吃的。
肉類,如豬扒牛扒和葡國臘腸,宜用炭燒。氹仔飛能便度街九十號「阿曼諾」賣的,算海盜葡菜一脈;一道「燒排骨」,肉鮮嫩,撒以粗鹽,煨以炭火,就叫人回味。大海茫茫,海盜們在賊船上能翻出甚麼烹調花樣?不外鹹燒、水煮、油浸;弄得好,食客直可以憑味覺追溯乘風破浪的傳統陽剛味道。
土生葡人愛吃豆,紅豆、眉豆、三角豆……數不清,混入牛雜豬雜,一鍋煮熟,當飯吃。澳門海事博物館斜對面有「船屋」葡國餐廳,豬大腸煮豆做得不錯,薯茸焗馬介休也不壞;其餘,乏善足陳。豆質粗澀,澆上大量橄欖油,即變香滑,再用酥軟麵包去蘸,有點嚇人,卻是土生「牛佬」的正宗吃法。

《話說葡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