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在現年二十一歲的李棟身上獲得印證。出生於杭州一個農民家庭、憑着不斷努力,他不止考上香港的浸會大學,最近更獲得被譽為「數學聖地」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錄修讀博士課程,邁向當數學家的錦繡前程。
普林斯頓大學正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從事研究之地,而著名華人數學家陳省身也出身於該大學,每年取錄的博士生只有約十人。
李棟於九八年原已獲北京清華大學取錄修讀電機學,現時為浸大校長的吳清輝當時曾帶隊北上招收國內高材生到港升學,其中一名獲取錄的就是李棟。
他來港後在浸大數學系教授湯濤的指導下,李棟改修自己真正興趣所在的數學,令他的數學潛能得以發揮出來。他用廣東話說:「我覺得將好艱難嘅數計到出嚟嘅時候,有好大滿足感!」在浸大他更遇到被他尊稱為「浸大愛因斯坦」的數學系副教授吳仕駒。他強調,一看見吳教授看書,自己也會不期然地看起書來。
李棟現為浸大數學系三年級學生,上月獲得普林斯頓大學頒發「世紀獎學金」(CentennialFellowship),將於今年九月前赴該校修讀「應用及計算數學哲學博士」課程。湯濤教授表示,近二十多年來,甚少學生能在修畢學士課程後,立即升讀普林斯頓的博士課程。
面對愈是困難的算式,李棟就愈想成功解答。三個學年來,他經常「越級」修讀較深奧的課程,「我一年級下學期就報讀二年級課程,二年級時就報讀三年級嘅!」
在大學二年級時,李棟獲准修讀碩士學位的其中一項課程,並且成績出眾。湯濤說,當時教導李棟的德國教授出了一條數學難題,李棟成功解答出來,令該教授感到震驚,「他解答該條題目的方法,連那個教授也未想過!」
但李棟並非「萬數萬靈」,昨日記者問及其年齡時,這位未來數學家卻不知如何回答,急着問身旁的浸大公關「幾多」,引來疑雲陣陣。原來只是中港文化差異所致,他不知應說真實年齡抑或是虛齡,「屋企係用舊曆,習慣加一或加二!」
雖然來自內地,現又將會到美國升學,但李棟早已情繫香江,他計劃畢業後返回香港進行研究和從事教學工作。他希望可利用數學及本身的物理知識,找出基因的運作模式。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