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Andersen)計劃在10月前,將美國以外的業務與畢馬威國際(KPMGInternational)合併,包括香港業務,以紓緩安然(Enron)案的衝擊,並成亞洲最大會計師行。但監管當局憂慮,世界級會計師行又少一間,只餘「四大」,「損害」業內競爭。
據了解,香港安達信主管合夥人胡督祿前日已赴新加坡,出席安達信亞洲區主管大會,商討亞洲區各家安達信公司的自救方案。香港安達信發言人表示,在現階段香港安達信未決定如何安排,正考慮不同方案,包括與其他會計師行合併,但要等待胡督祿今日返港後,與其他本地合夥人作進一步磋商。
有關合併消息,是安達信印尼夥伴PrasetioUtomo&Co.的地區執行董事JohnPrasetio,向通訊社記者披露的。畢馬威國際營運總監霍蘭(ColinHolland)接受訪問時說,安達信與畢馬威在業務上可互補不足,雙方若合併將可帶來強大的協同效益。畢馬威國際是聯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所有海外業務的機構。
Prasetio對記者透露,安永曾提出與安達信亞太(AndersenAsia-Pacific)合併,但不獲接納,因安達信正尋求與畢馬威作全球性合併。不過,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已表明,這宗合併計劃會「損害」業內競爭。
安達信在亞洲的13家業務單位及在英國的單位,均支持安達信與畢馬威合併。雙方的員工說,兩家公司若成功合併,將可組成亞洲最大會計師行,每年在區內的營業額合共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員工總數逾2.8萬人。此外,安達信的亞洲區客戶多數無意離棄該行。
若不計入安達信的美國業務,畢馬威及安達信每年在全球的營業額合共169億美元(約1318億港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會計師行。安達信的亞洲業務上財政年度(截至去年8月底)營業額12億美元,佔該行全球營業額13%。
在是次合併計劃中,安達信的美國業務將不會一併處理,因為當地公司被控在安然案中妨礙司法公正。雖然安達信近期流失近50個客戶,但有不少客戶表示暫無意棄用該公司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