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不足 缺乏觸覺<br>議員狂轟食環署反應慢

抽查不足 缺乏觸覺
議員狂轟食環署反應慢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晚召開緊急記者會公布回收五種有問題的食品,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對食物安全抽驗不足,未能及早察覺一些巿民日常食用的物品出現問題。

抽驗機制需改善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批評,政府對食物安全抽查不足,而且缺乏觸覺。他說:「今次事件反映食環署對食物安全嘅反應好慢,點解要靠新加坡嘅消息先知到出事吖?我好懷疑平日嘅食物抽驗足唔足夠,淨係集中抽查海鮮、肉類嗰啲高風險食物,但係即食麵及百力滋係老、中、青都會食嘅,就查唔出有問題!」
李華明認為,現行抽驗食物的機制需要改善,政府並應立法強制有問題食品的生產商或代理立即回收產品。他強調「𠵱家香港係無法例規定生產商或者入口商要回收有問題嘅食品,如果佢哋唔肯回收,咁點算呀?」

應列明化學成分
代表醫學界的立法會議員勞永樂表示,本港現時並無法例要求食物進口時需要作出預檢,所以食環署只可抽樣檢驗,以及在收到情報後才採取行動。不過,由於施行預檢的成本高昂,而且有礙自由商貿,所以他對全面檢查入口食品有所保留。
勞永樂又稱,食品標籤除了要標明成分外,也應詳列成分的國際編碼或化學成分的名稱,而政府目前正研究修訂有關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