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的「扳指」 - 李碧華

無用的「扳指」 - 李碧華

在博物館古玩店見到一種又粗又厚又大的指環──不是一般盟誓或婚約的戒指,而是給戴在大拇指上的「扳指」。
起初以為是「斑指」,玉石上有斑紋?或「班指」,位列朝班的權威象徵?
都不是。「扳指」,也稱「搬指」(國語搬扳同音),其實是保護物。
古代人們拉弓射箭,若單憑手指的力氣,不但容易弄傷,射程也不遠。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硬物,一來護指,二來可以借力,拉弦的力愈大,發箭愈遠。
以前有皮墊子,或棗木指套,因其堅韌細密,兵卒獵戶和勞動人民常用。
但得以流傳下來的「扳指」,都是象牙、白玉、翡翠、金屬、水晶、瑪瑙、青瓷、骨董……。上面精工細雕,刻上詩詞書法山水花卉吉祥圖案,凹處還填上金粉,十分貴重。
經過這樣的加工,它的實際價值全失,誰也捨不得用來引弦護指,反而成為一種無用的裝飾品,人為的障礙。
在中國,有很多滑稽無聊的奢侈品。「扳指」,同慈禧的「指甲套」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