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覺良好 - 李敏

自我感覺良好 - 李敏

一次探望孤兒院,見到一個很有佛相的嬰兒,非常可愛;但不知為何他就是喜歡趴着,不斷用頭頂輕輕碰撞着嬰兒牀邊的木欄。
後來我問醫生朋友,為甚麼孩子的舉動有別於其他孩子。
他先說出兩個可能性:(一)那孩子頭痛,他發現輕輕碰撞牀圍的效果可以紓緩痛楚,或分散注意力,這就好比成年人頭痛時會指壓或按摩。(二)那孩子正在找尋「自我」,他利用碰撞刺激觸覺來證明自己是存在的。
最後,醫生朋友說出第三個可能性,是一個他不希望是對的可能性:自閉症徵兆。
平常人找尋自我存在,通常可使用存在主義哲學家笛卡兒的方法:「我思故我在」。可是當一個人的思維出現問題時,他就需要做出有別於常人的行為,例如「用痛楚來刺激自己」。
我終於透過一個嬰兒,深深明白為甚麼有些成年人喜歡煩惱自尋、自取其辱、痛苦而不願自拔。縱然他們痛不欲生,但卻找到自我的存在。
現代人,喜歡透過痛苦來尋找自我,透過快樂來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