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及投資,大多人會即時聯想到股票、基金及物業等;其實,投資工具豈止這麼少,各行各業也存着「搵錢」機會。就如投資的士牌,若作為長線投資,每年現金收入逾8厘。在息口去向尚未確認之際,這門投資可說甚為「和味」。
過往,投資的士牌的多是行內人,但近年愈來愈多行外人參與,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鄭克和表示:「近半年,多了行外人投資的士牌,約佔整個市場的兩成多。」
多了行外人投資,當然是基於一個「利」字。單從的士牌價的上落,於97年前後,由超逾300萬元跌至不足200萬元,到今年初回升至280萬元,足已看出這門投資的吸引力。
當然,純為炒賣的士牌風險甚高,故較「大路」及穩健的投資方法,是長期持有的士牌並購買的士收租。從事的士行業逾20年,現持有3個的士牌照的黃瑞強認為:「的士是很好的投資工具,因為即使現時市道較差,但由於多了人失業轉揸的士,故不怕車子租不出。」
他解釋,以的士牌價278萬元,支付55萬元首期為例,若銀行貸款利率為3.125厘(P-2%,P為最優惠利率),分20年供款,每月只需1.4萬元。
而每日兩更租車帶來的收入,約有710元,因此每月收近1.7萬元;扣除每月供款,還有3000多元「落袋」。若單以這3000多元淨收入計算,每年可收達4.7萬元,回報率近8%。在現時經濟環境下,不可說不吸引。(詳見表)
當年的士牌價驟跌,但黃瑞強仍對的士業前景充滿信心,原因在於:「若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將能帶旺夜市;加上新界地區發展擴大了,故的士生意應會增加。」
不過,投資始終涉及風險,投資的士牌亦然,假若利率向上調,供車人士的負擔將會增加。而且,若政府再次發牌,或經濟持續轉差,的士牌價有可能再次回落。
但黃瑞強和鄭克和同樣認為,即使息口上升,經濟將會轉好,的士生意亦會增加。此外,自1994年起,政府再沒有發出過任何市區的士牌,現時全港只有15250個牌照,故仍具保值能力。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