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外形由大自然操刀<br>獅子山已有1.4億歲

雄偉外形由大自然操刀
獅子山已有1.4億歲

無人不識的獅子山,在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預算案中成為港人同舟共濟的互勉象徵,事實上,獅子山在過去一億多年,見證了九龍半島由荒蕪一片,到廣廈千萬的繁盛都市,山頂那頭獅子狀大石,經歷無數的風吹雨打,預計在未來一個世紀仍會屹立不變。
這個伴隨每個香港人成長的獅子山及其山脊,原來早於一億四千萬年前已形成,現時獅子山的位置,從前是一片大熔岩,岩漿由西貢及九龍噴出,後來火山停止爆發,大熔岩在地底慢慢冷卻成了花崗岩,地殼的變動令花崗岩突出地面,成了新土地。

地質屬花崗岩
土木工程署高級土力工程師甘沛霖指出,獅子山那頭俯伏山頂的獅子外形,是由大自然操刀,經過不斷的風雨侵蝕,直至最近的數百萬年始呈現出一頭獅子模樣,坐鎮九龍半島。
他表示,本港大部分的山都由火山岩形成,例如對岸的太平山的石質便屬火山岩,獅子山則是花崗岩。他稱,花崗岩不及火山岩能抵受風化侵蝕,但獅子山卻十分特別,經過千百年仍可清晰見到獅子的頭、身,及尾。他相信與獅子山形成的時候,石層當中有夾雜了較幼細的花崗岩所致,這種花崗岩夾雜幼粒的石英及晶體,更能抵受風化侵蝕。

本港奇石之一
甘沛霖指出,獅子的外形至今仍清晰可見,獅子頭面向九龍西邊,獅身連尾巴亦完整無缺伏在山上,相信再過一個世紀這頭獅子仍會一直坐鎮山上。他又稱,獅子山最佳的景觀是從觀塘、黃大仙一帶望向山,至於沙田位於獅子的背面,較難看清外形。
獅子山除了可遠觀,亦是不少攀石人士視為挑戰的目標,有三十年攀石經驗的攀石教練何志明表示,世界各地有不少攀石發燒友會專程到來攀爬獅子山。
何志明表示,獅子山屬本港的奇石之一,一般爬山者都會由獅子的腳部出發,沿獅子的側面攀上頂峯。

獅子山小資料
形成年期:於1億4,000萬年前形成,經過風化,最近數百萬年出現獅子伏在山頂模樣
石質:中粒及幼粒花崗岩
最高點:海拔495米高,最高點位於獅子尾巴後的山峯
狀況:獅子山下在過去一世紀由荒蕪變成大廈林立,獅子山預計到下個世紀仍屹立
資料來源:綜合土木工程署及《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