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中信泰富暫難有突破

陸叔講股:中信泰富暫難有突破

中信泰富(267)公布截至2001年12月底之全年業績,純利只得2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3億下跌36%。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信盈利之所以下跌,主要是由於航空運輸低迷所致,集團持有25.4%的國泰(293)去年盈利急挫87%,直接影響在該業務上的表現。隨着預期航空業會進入復甦期,相信中信在航空業務最壞的時期已過,不過,中信日後股價表現並非單看一個航空業的復甦,還要仔細研究其日後的各類型業務發展,好像在01年度業績中,我們發現其傳統貿易及基建業務亦較為遜色,租金收入相信只會保持一個穩定水平,所以未來公司盈利能否保持還要看其他「新類型」業務。
自去年出售光纖網絡業務後,中信會將所得的資金投入其他新項目,管理層亦表示未來會集中於金融及生物科技之發展。先就前者而言,中信泰富與中信總公司及中信嘉銀(183)合組公司,注入證券及投資銀行業務,並投入5.1億作發展用途。整體上,中國入世以及近日中央政府公布的北水南調政策,有利兩地金融行業發展,但問題是現時競爭環境異常激烈,要從金融業務突圍並非易事,因此我們對中信該新業務應持觀望態度,短期不宜寄予厚望。

業務分散難取協同效應
另外,中信另一新發展重點就是生物科技業務。集團暫協議與上海蘭生國健藥業組合營公司,計劃投入3.5億元作投資,佔合營公司51%股權。其實中信涉足生物科技有其背後動機,由於中信本身是一家綜合大型企業,若要在業務上採取更進取的策略,必須發展一些高增長潛力項目。去年出售光纖網絡後,集團將會透過生物科技這門高增長項目代替光纖業務作為「進取型的」旗艦,但盈利貢獻相信不會在這一兩年內出現。所以即使集團將之視為重點發展項目之一,也未能為股份帶來即時刺激。
短期而言,中信泰富股價難有突破性發展,因為其業務有點過於分散,難以取得協同效應。在中長線而言,我們還看最新的兩大項目能否帶來明顯的貢獻,不過由於航空業相信已見底,估計來年的盈利可保持平穩。股價在公布業績後上周五下跌2.4%,由於在公布業績前股價連升數日,所以借業績較市場預期為差作一調整也屬健康,相信短期股價有機會下試15.8元的20日平均線技術支持區,較強大的支持則在15.5元附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