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署就最近備受質疑的直資計劃,特別編製了小冊子向公眾作解釋。據資料顯示,全港學費最貴的直資學校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一年需逾十萬元;其次則為近期新加入直資計劃的多間名校。部分原本學費便宜的直資學校,亦計劃來年大幅增加學費。立法會教育界代表張文光指出,在「你加我又加」情況下,未來直資學校學費水平勢將整體調高,並會出現階級分化情況。 記者:譚秀嫺
該份名為《何謂直接資助(直資)學校?》小冊子,臚列了來年全港三十一間直資中學及八間直資小學的資料,包括學校特色及學費;當中學費最貴的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是一間只提供預科課程的國際學校,設有大量獎學金,小冊子中引述該校收生方針:「學生獲得錄取與否,完全依據他們的才智能力,實際學費視乎個別學生家庭的經濟能力而定。」
來年新加入直資計劃的三間中學和六間小學,大部分學費高昂,其中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其兩間直屬小學,以及聖保羅書院,每年學費均需四萬八千元;德望學校每年三萬五千元;優才學校、真道書院及港大同學會小學,每年學費一萬多至二萬多元。
至於原來的直資學校,也有兩間中學及一間小學大幅增加學費,加幅高達五成,甚至由免費改為收每年三千元學費。
立法會議員兼教協會長張文光表示,在名牌效應帶動下,直資學校彷彿學費愈貴愈顯得有地位,令一些以往免費或只收便宜學費的直資學校,亦向家長打主意。張文光說:「你加我又加,反正有咁貴嘅在前,自己加啲都唔係好過分!」
他警告,將來直資學校將分成不同檔次,由收一、二萬元至五、六萬元不等,「畀得起六萬嘅,就二十人一班;畀三萬嘅,三十人一班;畀唔起錢嘅,四十人一班」,將來每間學校都有個價,形成階級分化。而原本是普羅階層皆可入讀的名校,現在變成要付得起錢的才可報讀。
打算由下學年起逐步將中一免費改為年收三千元學費的惠僑英文中學,校長陳偉佳說:「同四萬幾元一年比,我哋相距重好大!」但他否認因新直資學校收費貴而加價,而是因為家長日益有要求,因此要增加資源實施額外的措施,例如以普通話教中文等;中六加學費三分一,則是為了增加理科選擇。
至於初中班加學費五成的聖瑪加利女書院,校長譚張潔凝表示,增幅大主因是基數小,去年該校初轉直資,每月只收一百元學費。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亦加學費五成,保良局教育總主任麥桂圃表示,因為學校不停改善服務,包括將增加一個全天候暖水泳池及面積四萬平方呎的音樂大樓,而家長亦認為加幅可接受。
市民可向教署或各區民政事務處索取《何謂直接資助(直資)學校?》小冊子,或到教署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