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染令雄魚變性

河流污染令雄魚變性

英國一項即將公布的研究發現,婦女服用避孕丸,小便中的雌激素,經過污水處理系統污染河流,令全國低地河流中半數雄魚出現變性迹象,人關注人類飲用的食水是否同樣受污染,以及這些食水會否影響生殖能力。
這項由英國環境食物及農村市務部與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資助的調查,過去五年抽查了英國十處河流裏的斜齒鯿魚(roach),發現平均有接近一半的雄魚有變性迹象,即睪丸出現卵子或雌魚生殖管道;有兩條河更是全部雄魚均有變性迹象。即使把這些魚放回清潔的水裏,牠們也沒有回復原狀,顯示變性是永久現象。

雌激素污染河川成罪魁
研究人員相信令魚類變性的罪魁,是避孕丸中的合成雌激素(syntheticoestrogen)乙醇雌二醇(ethanoloestradiol),即使水中只有微量這種成分,也足以令雄魚雌性化。
由於英國三分一食水來自河流,科學家及環保人士擔心部分已被這種激素污染,男士若長年食用,生殖能力可能會受影響。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