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基:息口見底佳績難再現

港基:息口見底佳績難再現

擁有27年財資市場經驗、剛從大新金融(440)轉到港基國際銀行(636)擔任財資部主管的范上欽認為,去年本地銀行在減息期間透過出售債券在財資市場賺大錢,但由於息口已見底,今年肯定不會有去年的佳績。不過,中小型銀行加強財資部的發展卻是大勢所趨,相信本地銀行的財資市場部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去年中范上欽決定退休,離開工作了27年的大新銀行,轉到大新金融旗下的豐明銀行作過渡工作,但港基力邀他接掌港基財資部。
范上欽說:「最初希望可以退休,不過朋友認為唔使咁早,所以決定加盟港基。」范上欽直言:「希望能夠在退休前,為港基build-up好財資部。」
「以前普通銀行業務競爭不算激烈,按揭貸款可以做到最優惠利率加1厘,客戶都肯借錢。不過現在按揭要做到最優惠利率減2.5厘,息率得番2.625厘,1宗20年的貨款,假設同業拆息的資金成本係2厘,銀行的息差得番0.625厘。銀行息差大幅收窄,重要可能做撥備。」他續說:「本港銀行普遍很cashrich(資金充裕),銀行應該怎樣處置資金呢?好似以前咁放在同業拆息市場根本無錢賺,因此要想辦法怎樣將資金為銀行帶來利潤。」他相信,本地銀行的財資市場部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但要成功發展財資部,便要靠整體銀行配合,有完善的風險管理及穩健的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