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多元化配搭開拓收益

匯豐:多元化配搭開拓收益

首次在業績內分列出來的批發銀行業務(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簡稱CIBM),滙控集團主席龐約翰指有關業務去年表現創下新高,而本港、新加坡及日本的財資業務表現尤為理想。從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簡稱滙豐亞太)資產負債表內,持有作買賣用途之證券及長期投資,分別上升29%及38%,去年度滙豐亞太CIBM業務增長17%,遠勝滙豐亞太僅微升1%的純利。由於期內企業銀行貸款需求疲弱,息差收窄,投資銀行又錄得虧損,因此業界估計滙豐亞太CIBM增長的火車頭,應來自財資及資本市場業務。
掌管亞太區18個交易室的滙豐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亞太區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去年度財資及資本市場業務,因市況配合,確實錄得強勁增長,至於今年會否再創高峯,無疑是一項挑戰。

今年不易再創高峯
不過,他相信幾方面業務仍會提供良好圖利機會,包括美元轉弱締造的滙市波幅、利率衍生工具交易,及利用孳息曲線管理在貨幣市場獲利。
隨着滙控完成投資銀行及商業銀行的架構融合後,他說滙豐將更有效運用本身的信貸評級,及雄厚的資產負債表,發揮多元化業務配搭,不僅從直接借貸賺取息差,而是配合結構性財資交易,如掉期、衍生工具合約等,提高商業銀行的交叉銷售比率及業務轉介,拓闊銀行盈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