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電視財經節目每每被觀眾問及,為何某股公布業績極理想,但股價卻即時大跌?又或者某股股價已從高位跌了近6-7成,而且保持着年年賺錢的業績,為何股價仍未有回升的迹象?其實此正反映出投資者經常將事情簡單化,投資是靈活多變的,若單以一些基本因素用作為投資的依據,最終難免失敗。
基本因素與股價的關係,理論上是成正比的,但現實情況卻往往背道而馳,當中涉及一些市場心理問題。不同的投資者基於自己本身的主觀願望,對同一隻股票有不同的價值觀,這正如滙豐控股(005),股價於110元之時不少人仍說物有所值,股價自然被此群羊群推高,股價愈高,大家就愈信它會再升。同樣地,當一隻股份被評估為優質股後,若股價持續向上,大家就會更加相信其價值。直至公布業績確認其質素良好之時,大家對其基本因素更確信無疑。
然而,大家有沒有抽身去觀察,該股的累積升幅有幾多呢?信其基本因素者可能會認為股價會繼續扶搖直上而死持不放。靈活的投資者就會認為目的已達,往後業績會不會再好是以後的事,自然會沽貨離場。至於股價的表現,就要視乎沽貨的數量多還是買貨的數量多而定。若單純用基本因素分析,根本掌握不到市場的步伐與節奏,更經常會成為接火棒的對象。其實市場上不但是三四線股會令散戶接火棒,大藍籌、大實力股也一樣會令散戶中招,而且殺傷力會更大、電盈(008)、聯想(762)、偉易達(303)……等,便是好例子。
股價的表現其實是涉及很多因素,若單用基本因素分析就以為可以推斷股價走勢,根本不切實際。基本分析只可計算出股價的合理水平,但實際的表現則要視乎供求關係及持貨者的取態。要準確分析股價走勢,一定要從多個不同層面去分析,作出綜合的判斷。
筆者用陰謀論去分析大市,方式主要是找出市場上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去推敲背後所隱藏的真正原因。當中的分析絕對是有根有據,合情合理,而結果每每命中率極高,絕非事後解釋的馬後炮所為。陰謀論不是要渲染大戶的無所不能,反而是針對大戶的行為而作出針對性的部署。由於散戶靈活輕巧,只要運用得宜絕對是一套戰勝大戶的理論。
至於來周大市,近日主要恒指成分股上升動力較預期稍弱,估計恒指來周高位止於11500水平。期指近日未平倉合約累積至超過4萬張,有何啟示尚需觀察,但散戶應該提高警覺了。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