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私梟鬥智鬥力 貼身追擊反私煙

海關私梟鬥智鬥力 貼身追擊反私煙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於任內首份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將限制返港旅客攜帶免稅煙的數量,由五包減至三包,稍後更會開徵陸路離境稅,對經常往返中港兩地的煙民來說,無疑造成雙重打擊,部分煙民寧犯險購買私煙。預料今年年中新政策實施後,海關與私煙集團的「格鬥」將進一步升級。本報記者較早前隨隊採訪海關的反私煙行動,揭開雙方鬥智鬥力的偵緝實錄。

清晨七時正,二十多名海關反私煙特遣隊隊員,齊集總部候命出發。負責這項行動的海關督察賴Sir簡述執行細節後,隊員便兵分三路驅車直搗新界北區的「私煙倉」。據悉私煙販子為減低風險,近年已甚少選用偏僻荒郊的倉庫儲存大量未完稅香煙,反而採取化整為零策略,逐步滲透各鄉村,租用村屋單位作為臨時貨倉。

走私販子兜路避跟蹤
特遣隊經過連日偵查,終鎖定元朗某鄉村的「私煙倉」,部分隊員於通往「私煙倉」的主要通道把關,監視目標車輛出入;而賴Sir的指揮車則駛往附近山頭,在茂密叢林掩護下,以六十倍望遠鏡及拍攝器材,俯瞰整個地勢以便作出部署。「留意喺村口嘅白色貨車……」對講機內傳出這個指示後,隨即拉緊現場氣氛,經了解後卻證實只是一場虛驚。
或許因行動前夕,海關剛高姿態地破獲逾二百萬支以泥頭車偷運的私煙,風聲鶴唳,私煙集團不得已稍為收斂。特遣隊埋伏了一個早上,目標「私煙倉」仍一片死寂,隊員只好暫時鳴金收兵,伺機再行動。
鑑於海關連番打擊私煙活動,走私販子更加提高警覺,運貨時步步為營,如棄貨櫃車改用客貨車散貨;租用村屋單位作貨倉;運貨車行經高速公路刻意慢駛或於迴旋處連番兜圈,確定不被跟蹤,令海關的偵緝工作益發困難。
即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私煙特遣隊仍不甘示弱,把私煙集團的招數逐個擊破,如隊員喬裝村民深入腹地「踩線」;跟蹤的車輛不時轉換車牌;翻山越嶺徹夜監察守候。不過,與其被動地掃蕩「私煙倉」,倒不如着手加強堵截私煙流入。

誘返港客「田雞過河」
海關情報顯示,供應本港的私煙集團,主要從本港將未完稅香煙,合法出口到東南亞國家,伺機偷運返港出售。但去年海關接連破獲十六個貨櫃、合共六千三百萬支走私煙後,海關發現私煙集團不斷「移形換影」,轉換偷運私煙的模式。去年中海關連番截獲三艘偷運私煙的內河船後,私煙集團便改用「田雞過河」方式,利誘返港旅客帶免稅煙,再轉售圖利。
海關反走私特遣隊指揮官羅傑明估計,至少有五、六個私煙集團採用「田雞過河」模式,多個集團合共派出三十個跑腿,在羅湖口岸穿梭往來兩地,每日走十次八次,每次帶五條在免稅店購買的未完稅香煙闖關,過關後由手持紅白藍膠袋的集團成員收貨,載滿五、六十條免稅煙便移師上水及粉嶺「散貨」出售。為免讓海關逮個正着,雙方鮮有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海關監視30男女「田雞」
羅傑明形容,羅湖火車站票務大堂,可說是私煙集團的「集散地」,他們收煙時雖行藏閃縮,但仍逃不過海關人員暗中監視。三十隻男女「田雞」均年屆四十至六十歲。海關調查所得,「田雞」每包私煙賺一元「帶工」,一條十包,五條可賺取五十元。海關預期私煙集團的營運手法,仍會層出不窮,限制旅客帶三包煙入境的政策實施後,雙方勢將展開新一輪「格鬥」。

私煙交易 須講密碼口令
街頭售賣私煙活動,過去八至十秒便完成交易,但近期最少要三至五分鐘,甚至要講出密碼口令,否則無交易。主因乃海關嚴打及法官嚴懲,嚇怕私煙販子,不得不格外小心。兩年前,街頭私煙檔成行成市,海關發現的私煙黑點,全港最少有一百個,不過大舉掃蕩後只餘下約二十個。海關眼中的「五大災區」乃人流眾多的地方,遍布旺角、觀塘、元朗、灣仔及柴灣。
過去煙販明目張膽擺街檔、賣私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情景不再復見,現時私煙販只拿着空煙包兜客,自言自語「有平煙賣」。若有人買煙,煙販收錢後便着顧客到橫街窄巷或梯間等候,由「飛機仔」到收藏私煙地點取貨,穿街插巷四處兜圈,確定無海關人員跟蹤才敢交貨給買家。

誘少年當「飛機仔」
海關反走私特遣隊指揮官羅傑明說,私煙交易時間由從前的八至十秒,延長至三至五分鐘,旨在更小心行事;若派傳單招客,用手提電話訂貨,即使熟客也要說暗語,由「飛機仔」送上門,一般私煙販以二、三百元日薪,利誘十八歲以下的無知男女當「飛機仔」,一旦失手被捕,私煙販絕不會出面保釋營救。

煙民返深圳 「損失」62元
據羅湖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統計,平均每日出入境旅客約有二十五萬人次。而政府最新統計,全港煙民逾八十萬,佔全港十五歲以上人口近一成半;按此比例計算,每日二十五萬出入境旅客中,約有三萬七千五百名煙民。

收18元陸路離境稅
新政策限制每人只能帶三包免稅煙,較以往少兩包,此舉令煙民增加購買正價煙,變相增加煙草商及政府庫房收入。
政府如落實徵收十八元陸路離境稅,煙民返港又少帶兩包較香港市價便宜二十二元的免稅煙,令煙民每次往來中港兩地,較以往「損失」六十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