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北京指出,可以考慮以認可本地機構投資者(即俗稱QDII)的制度,讓國內人民的資金投資香港股市。此話一出,恒生指數並無太大的升幅,反而國企股在上周二大幅飆升,單日上升了3%,恒指反而下跌了45點,反映國內資金若一旦來港,首先受惠的將是國企股,主因是國內資金最有機會是流入他們熟悉的股份,國企股便成為首選。國企股當中,最有可能受惠的股份,相信是那些同時在國內有A股上市並有較大折讓的股份,例如中石化(386)、華能(902)、兗煤(1171)及上海石化(338)等,它們的股價與國內A股折讓高達5成以上。
國企股在上周初雖然因戴相龍的言論而上升,但國內的A、B股指數卻同步回落,顯示若國內資金一旦容許來港,將不利國內的A、B股市場。在中國正考慮如何可平穩地減持國有股之際,相信短期不會准許國內資金流入港股,以免對國內股市造成太大壓力,妨礙政府減持國有股的行動。
Buyontherumor,sellonthefact可簡單譯為趁好消息出貨,國企股自年初至今,累積升幅已逾兩成,而國企指數近日在逼近去年低位2100較強大的阻力區,漸有升勢放緩之態,同時個別股份如華能、中石油(857)及滬杭甬(576)等漸有高位派貨之態,投資者宜提防沒有進一步利好消息下,大戶趁機減持。
本周多間大藍籌將陸續公布業績,當中以周一的中移動(941)及周四的長實(001)及和黃(013)對大市影響較大。相信基於此因素,近期恒指走勢頗為窄幅,在過去6個交易日,恒指大約在11200-11400內上落,反映好淡雙方正在角力。此外,期指的未平倉合約總數亦增至4萬餘張,假若此數量在月底出現,一點也不奇怪,可是上周才是3月15日,在月中出現這麼大量未平倉合約,便有點不簡單了。過去4個月,期指在月中的未平倉合約數量皆少於4萬張,故不排除是較大波動的來臨。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