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與《亞洲華爾街日報》的爭辯已引起更大的關注,連另一報章《華爾街日報》在昨日的評論中也提醒梁錦松,不要偏離過去積極不干預的政策,這才是香港成功之道。
這篇名為《香港異端邪說》的文章重申外間對香港作為自由經濟典範的關注,任何倒退的暗示,如梁錦松的首份財政預算案,也會響起警號。文章再次批評梁錦松倡議的政府在推動經濟方面第五角色,即「在私營機構未能對一些符合香港整體經濟利益的項目作出投資時,政府可以考慮推動。」是背離了自由經濟的遊戲規則。
文章還揶揄北京的反應比前迅速,又指幸好英國當年沒有把工黨的工業政策引入香港,而前財政司夏鼎基則提出「積極不干預政策」,結果英國沉了,而香港繁榮。
雖然梁錦松日前已親自撰文表示他的新思維並非要干預,但《華爾街日報》還是不表贊同,而昨日評論更引述梁錦松去年五月的一次講話,指「政府還是要不時在某些範疇加點勁,然後由市場接上」,認為若力度太大,可以將經濟推入溝渠,如阿根廷般。
最後文章稱讚梁錦松是個聰明人,應該明白一人之見無法取代數以萬計香港具創見企業家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