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透露,今年首季的中國經濟增長預計達到7.5%,令他對全年可以達到7%更有信心。他並指出,過去數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恰到好處,如果不實行,中國經濟可能已垮掉。
朱鎔基昨日在記者會上談到中國的龐大赤字時,對於《信報財經新聞》在3月13日的社論稱他是「赤字總理」表示不滿。他說:「前天我看到香港有一份報紙,送給我一個『榮譽稱號』叫『赤字總理』,我不能接受。」
他表示,中國今年雖有3098億元(人民幣,下同)赤字,但只佔GDP約3%,國債發行前的餘額為25600億元,約佔GDP18%,這兩個數字距離公認的國際警戒線還差得遠。
另外,他翻查了20多個國家2000年的資料,當中19個國家都有赤字,包括一些發達的大國。他說:「問題不在於有沒有赤字,而是赤字的水平是否在承受能力以內,特別是赤字是用在甚麼地方。至關重要的是我這個赤字不是用在彌補經常性的預算方面,沒有把它吃掉,而是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朱鎔基又為過去數年的赤字愈來愈大辯護:「如果我們不是採取這種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經濟也許垮了。」他又說:「我留給下屆政府的不只是債務,而是25000億元的優質資產,在將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將長期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他激動的說:「積極財政政策施行恰到好處,不但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影響,而且利用這個機遇空前地發展中國的國民經濟,我為此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