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民往外地旅行時以信用卡簽帳極為普遍,但消費者委員會調查發現,大部分信用卡發卡機構,於兌換外幣簽帳時會收取附加費百分之零點二至百分一不等,連同國際信用卡組織收取的附加費,持卡人須多付最高百分之二的額外費用,即每簽帳港幣一萬元,要多付港幣二百元。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郭琳廣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現時一般國際信用卡組織(例如VISA、MASTER等)約收百分之一至百分一點一的費用,以抵銷營運及滙價風險,只有JCB未有收費。
該會共調查了二十六間本地發卡機構,發現十七間發卡機構均另收附加費,但大部分月結單或合約上,只印上「按本公司釐定的滙率計算」,卻沒有說明卡主要承擔多少附加費。
其中一間收取最高附加費的發卡機構澳紐銀行(ANZ)發言人表示,該銀行是以市場因素釐定百分之一的費用。而不少市民均表示不清楚發卡機構的有關收費,希望銀行可清楚列明。
消委會由二○○一年一月至本年二月共收到十宗有關的投訴,包括出外旅遊及以信用卡進行網上購物時的滙率計算問題。該會促請發卡機構應提高外幣滙率差價資料的透明度,例如列出差價的範圍或最高收取費用的百分比。消委會提醒市民,於外地簽帳的滙率是以掛帳當日計算,通常較簽帳日遲數天至一個月不等,若外地滙率波動較大的地區,或會因此大失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