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股市成交減少,對港交所(388)的經營至為不利,但個別收益勝於預期,使港交所業績高於預期,隨着對國內QDII投資港股的憧憬,股價且有不俗升幅。
港交所去年盈利7.4億元,減少15.2%,每股盈利71仙,中期息已派8仙,末期息將派25仙,全年股息共33仙,與上年相同。
聯交所去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82億元,較上年減少35%,而攤佔現貨交易徵費比率於2000年6月起降低,儘管期交所各項合約平均每日成交增加23%,而交易徵費及交易收費仍減35.9%,這是港交所首要收益,已因此而退居次席,佔收入總額由23.7%降至17.6%。
與交易息息相關的收入,包括結算及交收費減少30%,而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亦減11.5%。
新上市股份有主板31家及創業板57家,上市費用微增2%,去年底,主板上市共756家,而創業板則達111家。
出售資訊收入減4%,其他收入增8%,而投資收入則維持於上年水平。市場利率顯著回落,港交所減少銀行存款,將資金部分投入債券市場,投資回報達5.09%,使整體投資收入維持於上年水平。
總收入減少13.5%,支出則減11.7%(主要並無合併及上市的支出),而稅項則減22.5%,純利減幅為15.2%。
港交所致力於開源,但無成果,節流亦因重組後已受限制,過去引進的「納指7雄」難引起市場興趣,引進海外產品,不適合市場,反而備兌認股證的調低收費,或有刺激,而去年備兌證曾受修例所影響,刺激程度仍待觀察。
美國經濟復甦,帶動全球股市,預期今年股市交投應會增加,若QDII獲准投資港股成事,更利交投,但增幅暫難估計,現價12.75元,PE約18倍,因獨市生意,可獲溢價,相信港交所的表現與成交量共進退,而可望優於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