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后海灣 港負擔28億<br>深港西通道決建斜拉橋

橫跨后海灣 港負擔28億
深港西通道決建斜拉橋

【本報訊】第五條中港跨境通道的設計,香港與深圳已達成協議,新的深港西部通道將是一條橫跨后海灣連接元朗至蛇口,外形如大豎琴的混凝土斜拉橋,港方需負責二十八億元的興建成本,深圳負責二十億元。
過境設施將一齊設於蛇口,實施一地兩檢,預計明年中動工,二○○五年尾通車,新過境大橋將免收費用,由蛇口至新機場只需三十分鐘,至葵涌更只二十分鐘。
路政署署長盧耀楨昨表示,香港與深圳組成的專家小組曾研究四個大橋的設計方案,包括混凝土斜拉橋、鋼斜拉橋、混凝土橋及提籃拱橋,小組根據外觀及成本等因素,選定了混凝土斜拉橋方案,北京的專家也有參與意見。

外觀如大豎琴
新斜拉橋的外觀將如一個大豎琴,橋身為了減低對后海灣水流的影響,會輕微彎曲,從高空下望會略呈「S」型。
他表示,專家小組目前正商討一地兩檢的安排,以及中港左右軚汽車轉線安排等問題,明年中會各自招標,據設計方案各自興建自己水域內的一段大橋。
另外,路政署今年將耗資三億多元,進行小型工程美化全港的街道、橋樑及隧道,預計可提供八百五十個就業機會;路政署又正聘請顧問公司研究為街燈製訂新標準,令旅遊區、商業區、高尚住宅區及普通住宅區都有各自的特色街燈。
路政署鐵路拓展處處長蔡新榮表示,沙田至中環鐵路目前仍未決定由地鐵或九鐵興建,而對於黃埔居民爭取新鐵路連接,由於沙田至中環線要改道經過黃埔後就不可能過海,技術上不可行,但新鐵路會為黃埔提供接駁服務,考慮的方案包括用自動行人道連接黃埔與新鐵路站,或用接駁巴士,甚至可以研究另外興建一條支線入黃埔,由於建造成本高,票價會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