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月份零售額上升0.3%,與市場預期相距頗大。早前有分析員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可能比想像中快,加上退稅因素,2月份零售額應有0.8%至0.9%增長,可是數字公布後卻令人大失所望。美國個人及家庭消費開支會否如本欄早前所估計般,受「911」事件誘發愛國購物情緒,以及零售商和汽車商覷準時機,以大折扣及零息供會作招徠,提早將消費力消耗掉,從而無以為繼?
3月19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以目前的經濟環境及數據來衡量,相信收緊貨幣政策的機會不大,但會否如分析員普遍估計般,聯儲局不會在上半年急於加息,這要視乎通脹會否惡化!油價、美元走勢,以及商業活動等因素將是刺激通脹重燃的誘因,暫時不應過早妄下斷語。
據報繼Kmart申請破產保護後,全美第2大雜貨零售商亞柏遜(Albertson’s)將陸續出售或關閉旗下116間分店,除了因為受沃爾瑪(Wal-Mart)的一站式及低價策略打擊,光顧的客人減少花費和購物,亦是構成「縮皮」的主因。同類型競爭對手如Kroger去年第4季盈利倒退5%,可能要面對業務重整或重新訂定銷售策略。零售市場減價戰是否反映賤物鬥窮人情況並未改善?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