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手一盤生意減低創業風險

頂手一盤生意減低創業風險

創業的人大致可分成兩派──「由零開始」派及「頂讓」派。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後者多了前人的經驗、生財工具、現成裝修及相關牌照,營商條件較優勝;但創業成本相對增加,亦有較多限制,孰優孰劣,沒有一定的標準,還得看所經營的行業,以及經營者本身的條件,究竟適合選擇何者。

在大部分人眼中,只有生意前景欠佳,收支不平衡的「生意」,才會被出售,事實卻不然。香港商機執行董事李根興指出:「除了上述情況以外,不少已屆退休之齡的經營者,或是與合作夥伴意見不合的生意,都會藉轉讓來解決問題;當中不乏營運良好,以及具賺錢潛質的店舖。」
一般而言,已有一定商譽、客路、行內經驗及裝修的店舖,最常以「頂讓」方式轉手經營。李根興表示:「賣家宜預先準備好一份店舖的財務報告,供有興趣的買家查核,而為了公平起見,多會要求買家先付一成定金,才可以進行查證。」

可建議賣家教入行
他表示,現時以小食店、印刷公司及洗衣店,最常以頂手形式轉營,因為較適合新入行者經營。
市場上出售的「生意」品種,以飲食、服務(外傭、洗衣、印刷)及零售(時裝)這幾個行業為主,大多數會在報紙刊登廣告,招徠買家。李根興說:「賣家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想找尋那類型買家,因為不同類別的買家,會直接影響售價的高低。」
至於買家,則需視乎本身的資金,以及過往的經驗,來作出選擇。此外,為了加快對業務的掌握,買家不妨與賣家協議,在轉手初期,由賣家實地傳授經驗,這對新入行者尤為重要。

市場蘊藏大批買家
李根興指出:「基於經濟不景氣,市場上集結了大班失業族買家,在工作難覓的情況下,創業是其中一個熱門出路。」這班半途出家的人,大多缺乏相關的營商管理經驗,若果貿貿然自己創業,失敗的機會極大;因此不少人會選擇頂讓方式,以減低風險。
除了失業族以外,也有些買家屬想擴充生意的行家、想分散投資風險的生意人,以及具目的的策略性投資者。李根興表示:「行家已具相關的行內經驗,一般出價會較低;相反策略性投資者出價普遍較高,但這類買家,畢竟為數極少。」

業務轉讓中介人
李根興指出:「在買賣一盤生意的過程之中,雙方面對最大的困難,在於一個『信』字。」事實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買賣一盤生意的機會及經驗,到底不會太多,在雙方對手續、程序及售價,都不大清楚的情況之下,若有一個中間人作協調,相信可以為買賣兩方,提供不少方便之處。
李根興便扮演這個中介人角色。他表示,業務轉讓中介人的工作,不僅要協助買賣進行,同時亦要安排財務融資。
「我本人一直從事公司上市、收購及合併工作,而家族則經營地產代理生意,在集兩家之長的情況下,大半年前決定將這種服務,伸延至中小企業,專門為買賣雙方作中介人,撮合交易,從中收取服務佣金。」
簡單來說,他會先了解買家的背景、資金及適合做哪種行業,再以此為基準,尋找合適的生意目標作轉讓。至於賣家方面,他則會先行評估賣盤的前景,具一定潛質者才會考慮接手轉介予買家。
現時,成功促成一單生意轉讓,香港商機會抽取成交價的5至13%作為佣金。「除非買家有指定要求(如生意額及行業),否則,佣金通常會由賣方支付,至於佣金的高低,則會以轉介的難度來釐訂。」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