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變質了 - 鍾偉民

謙虛變質了 - 鍾偉民

讀書,老師總教小朋友要謙虛。
為甚麼要謙虛?因為一杯水,滿了,就不能再注入陳年好酒;荷包塞飽石頭,人家要擺錢入你袋,都苦無門路。
虛,才能待實,才能載實;自滿的人,重甸甸,爬坡辛苦,游水會直沉深淵。簡單的道理。這謙虛,分明是一種修養,一種做人態度。
我嘴頭不謙虛,筆頭不謙虛;拳頭,也不怎麼謙虛;然而,獨處的時候,心,是謙虛的;不謙虛,學,根本不可能有寸進。
這些年,卻發覺「謙虛」這東西變了,變成門面,變成包裝,變成禮貌。有些人,沒見面,你讀他的信,是謙虛的;電話裏話家常,也是謙虛的;見了面,慢慢就不謙虛了,倨傲自滿,固執己見,又是一個密不透風的石頭人。
「滿招損,謙受益啊。」這麼告誡自己;讓石頭人發完議論,以後,敬而遠之。謙虛,骨子裏,該是一個「誠」字:待己以誠,對人也以誠。
謙虛,變成見面禮,為求目的,暫時貶抑自己,伺機抬頭;這伺機而抬的頭,通常都抬得彆扭,帶有報復性。
「剛才,不是還有一副謙謙君子的讀書人形象嗎?」對人,時有感歎。讀壞書,不如不讀書;有其形,但失其神的「謙虛」,等於虛偽。
最討厭虛偽,寧願跟心直口快的俗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