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任成為既定事實之後,董建華向傳媒表示,獲得選委傾倒性提名,證明他有各界廣大市民的支持。言猶在耳,理工大學的一項調查即顯示,58%市民及73%的天主教徒認為選委會選舉特首不能代表民意,而75%市民及近80%天主教徒,更贊成在第二屆特首任內通過下屆行政長官由一人一票普選產生。
市民大眾的強烈意見已十分清楚表達出來,問題是身為民意代表的立法會議員,該如何令民意得到實現?
我認為第一就是要接受、承認議員有責任盡力令第三屆特首普選產生得到實現。
接受了這個責任,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要訂出策略方針及工作大綱,逐步朝目的邁進。
當然,我了解到政府手握實權,顯然有更大、更直接的責任去實現民意,同時,政治現實是,沒有北京的首肯,再強烈的民意也是枉然,因此,敦促特區政府及與北京溝通,是工作計劃的必要部分;但絕不能為此而安於除了批評特區政府及北京當局漠視民意之外,甚麼都不積極去做。
最需要積極做的一項工作,就是為市民提供一個認真的選擇:物色第三屆特首人選,制訂實際可行而全面的政綱,盡用目前的空間,建立起與市民之間的夥伴關係,爭取市民的信任及支持。有了實際的選擇,必然會增加達到理想目標的機會。
凝聚民間力量,模擬第三屆特首選舉,是所有民主派人士這五年的工作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