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高科技領域龍頭日本在國內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向中國大陸打主意。多間日本高科技企業均表示有意在未來兩年加倍聘用中國科技人才,此舉既可減低成本,又能促進日本電腦軟件業發展。
日本多家高科技大企業NECCorp.、日立﹙HitachiLtd.﹚及東芝﹙ToshibaCorp.﹚,均表示準備於二○○四年三月前,增聘近一倍的中國工程師。電腦生產商富士通﹙FujitsuLtd.﹚亦表示,他們會逐步增加中國僱員人數。
NEC發言人說:「由於日本缺乏工程師,我們將求諸中國和印度。」自降低電腦硬件生產量後,該公司較過往專注發展軟件。發言人續稱:「因此我們必須增加工程師以應付需要。」
NEC打算未來三年將在日本或海外聘請的軟件及維修工程師人數共增加一萬人,達至六萬人,其中在中國的員工人數將由一千二百人增至二千七百人,增加逾一倍。
發言人承認成本「當然是一個考慮因素」,但指出中國大陸人才有另一個優勢:「中國工程師已具有良好的日語水平,他們看得懂我們發出的文件。」NEC周一公布在中國設立的電訊基本建設軟件開發中心,已於本月一日開始運作。
聘請中國工程師可節省多少成本?日立估計,僱用中國人來代替日本人可節省工資約三成。該公司也打算將中國系統工程師人數由一百六十人增至三百人,新增的人手將集中研發家庭電器和軟件。
日立發言人井上博紀表示:「以往家庭電器的研發只在日本進行,現時亦已在中國開始。」新聘的十名中國工程師正在日本受訓,大部分專注發展冷氣機。
東芝也打算在二○○四年三月前,將中國工程師人數由三百三十人增至五百八十人(該公司現有約八千名日本工程師)。發言人杉山健一認同聘請中國工程師較便宜之餘,也盛讚「中國工程師很優秀」。
十年前已進軍中國電腦軟件市場的富士通,現時在中國約有八百名員工,比二○○一年初增加了一百人。該公司指出了中國在科技發展方面有兩個優勢:「中國有人才,而且電訊軟件業也已發展起來。」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