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黃大仙竹園北邨錦鯉樂園公園,飼養的名種錦鯉近日突然大量死亡,惹起落毒疑雲,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派員前往調查,初步證實有二十八條錦鯉死去,原因相信是錦鯉滋生寄生蟲水蝨,懷疑是居民放生其他帶菌的雜魚引致,管理公司更換池水並對症下藥,搶救其餘的錦鯉。
錦鯉樂園是全港首個飼養錦鯉的公園,八十年代啟用時放養了一百零八條日本名種錦鯉,包括六個品種例如金銀、全金、全白及全紅等,當時的港督尤德巡區時多放了二十多條,到八九年又放了八十八條。這二百多條錦鯉飼養至今已長至呎多兩呎長。
據管理公司周先生稱,由於錦鯉公園別具特色,有亭台及九曲橋,成為區內的風景點,居民看着錦鯉成長對其亦懷有感情。過往居民喜好餵魚,但魚糧沉積池底造成污染,對錦鯉生長有很大影響,現已禁止居民私自餵魚。
不過,仍有人不理勸喻,並且將各種雜魚扔落魚池放生,這些雜魚不少是帶有細菌及傳染病,管理公司需每月清理池水一次,並將居民放生的雜魚拿走,讓錦鯉健康成長,結果仍難以避過今次災難。
在上周六,居民發現部分池內的錦鯉「翻肚」,且數量愈來愈多,懷疑有人落毒殺魚,管理公司遂知會養魚專家及漁護署到場檢查;到昨日為止共發現二十八條錦鯉死去。
漁護署人員昨午三時帶備儀器到錦鯉樂園,拿取池水樣本,並即場檢驗死魚及活魚,發現鱗片及魚鰓均滋生了寄生蟲水蝨,相信是造成死魚的原因,漁護署將詳細化驗水質,確定池內有哪種細菌,然後落藥加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