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缺鐵性貧血護士教補充餐單

防缺鐵性貧血護士教補充餐單

一項調查發現,大多數職業女性都對鐵質的吸收認知不足!調查成功訪問了408名年齡介乎26?0歲之職業女性,其中7成都忽略了鐵質吸收的重要性。事實上,部分女性都知道鈣質的重要,骨質疏鬆也是大眾頗熟悉的病症,但就對缺鐵性貧血較陌生。資深註冊護士丁淑文今日會教大家補鐵餐單。

記者:吳佩璇 
攝影:周旭文 
ImageGirl:Kimmi 
鳴謝:資深註冊護士丁淑文

資深註冊護士丁淑文指很多女性都忽略了鐵質的吸收。

節食加劇缺鐵問題
人體細胞都需要氧分,血液中的血紅素負起帶氧任務,而鐵質是製造血紅素及紅血球的原料,當血液中的紅血球或血紅蛋白增加,氧的供應量也會增加,一般人稱為「面色好」、「血氣好」。一個成年人體內約有3-5克鐵,其中約6成鐵則為合成人體中的血紅蛋白,以助帶氧。一般來說,男性每天需吸收12毫克的鐵;女性則需12-15毫克;而孕婦需求量較多,為30毫克。鐵質極難為人體所吸收,再加上瘦身減肥,因而容易有缺鐵傾向。

症狀不明顯 長遠引發心肺毛病
缺鐵會引致缺鐵性貧血,這雖不是病而是一種綜合症狀,但患者身體會出現不少毛病,如容易疲倦、上落樓梯時容易氣喘、易感到暈眩、經常面青唇白及手腳凍等。危險處在於其症狀不明顯、易攰及氣喘等小毛病亦容易習以為常,致使缺鐵問題更易為人所忽略。長遠來說會引發各種心肺毛病,原因是帶氧低,氧料不足供應肺部及細胞組織所需,心臟自自然然要「泵」多幾吓,造成長期勞損。據研究顯示,飲食中缺鐵的學童,可能有學習困難,不易集中精神,注意力也較短暫,影響學業、工作、以至日常生活。

補鐵早午晚餐單
要解決缺鐵問題,可從日常飲食着手。以下為資深註冊護士丁淑文建議之一天餐單,不妨參考:

早餐: 番茄烚蛋麥包三文治、低糖豆漿

好處: 相比紅肉或肝臟,麥包所含的鐵質並不算特別豐富,但卻比白麵包高1倍,且能增加纖維素的攝取,有助保持心臟健康。

午餐: 鮮茄牛肉飯、奇異果/橙

好處: 牛肉含豐富鐵質,而維他命C能幫助鐵質吸收不妨考慮橙、奇異果、士多啤梨等。

晚餐: 白蘭氏蟲草雞精蒸排骨(見註)、冬菇扒雙蔬(菠菜及小棠菜,因含較豐富鐵質)、蘋果

好處: 有研究顯示鷄精能促進人體對鐵質的吸收及運用,有助製造血紅素,達致保血作用,從而提升血液的帶氧量,使血氣運行。另外,冬菇除含鐵質外,亦含豐富纖維,可助預防便秘。

註: 白蘭氏蟲草雞精蒸排骨
材料: 白蘭氏蟲草雞精一瓶、排骨半斤、鹽1/4茶匙、枸杞子2茶匙(10g)、淮山3片(10g)、少許新鮮芫荽或切片小葱頭
做法:
1.洗淨排骨,用鹽及胡椒粉醃入味。
2.洗淨枸杞子和淮山後放進碗裏,跟醃過的排骨攪拌均勻。
3.把排骨和材料一齊蒸熟。
4.把一瓶白蘭氏蟲草雞精倒入蒸熟的排骨和材料中。
5.用芫荽點綴後,即可上碟。

含鐵食物知多啲
原來要記得哪樣食物含較豐富鐵質相當容易,秘訣就是愈深色愈好。好似肉類,紅肉比白肉有更多鐵質;至於蔬菜,深綠色蔬菜如芥蘭、西蘭花,較黃色蔬菜如番茄、薯仔含鐵質較豐;說到水果,豔紅的車厘子、士多啤梨,要比素色的香蕉有更高鐵質。然而,鐵質豐富的飲食習慣也未必能緩和缺鐵問題!因為我們同時吃下不少阻礙鐵質吸收的食物,如茶、咖啡等含丹寧酸飲料。下列簡表羅列每100克食物的含鐵量,可按個人喜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