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科技公司因國內鬧人才荒而爭相招聘的中國人才,其中很多是軟件人才。其實,資訊科技人才荒是全球性的,軟件業發展蓬勃的印度和起步中的中國,是多國的挖角對象。
雖然網絡熱潮已減退,但各國企業仍對程式師、系統分析師、資料庫管理員和項目經理等人才需求甚殷。日本政府去年指國內企業短缺二十萬個資訊科技專才,但據非正式統計,實際需求可能高達五十萬。《亞洲周刊》指出,新加坡與南韓等國也有資訊科技人才不足的問題。
在短短十年間發展成全球第二軟件大國的印度,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受影響至深。印度一年約培養出七萬五千名軟件人才,但有超過十萬名人才將取得美國工作簽證,到美國公司就職。日本前年也表示要從印度聘用一萬名軟件人才。
中國的軟件業雖仍處於起步階段,但中央政府大力鼓勵優先發展軟件業,頒布包括租稅減免和方便集資等政策,備受世界注目。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估計,預計到二○○五年,中國軟體市場產值將達二千五百億人民幣。
不過,中國的軟件業同樣有四十二萬人才短缺,而每年大學培養的人才卻只有五萬,軟件業員工的「跳槽率」冠絕各行業。現在日本公司加入爭奪戰,勢令問題雪上加霜。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