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相龍:合格機構可投資港股

戴相龍:合格機構可投資港股

【本報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首次明確表示,由合格的金融機構集中外滙投資香港股市,從外滙管理上沒有問題,只待中國證監會提出具體監督辦法。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估計,中國有五成機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QDII(認可當地專業投資機構),約有50億至100億美元(390億至780億港元)可以投資港股。
戴相龍在九屆人大五次會議的記者會上說:「國內的金融機構,外滙儲存比較多,大量存在國外、境外。如果有一個合格的金融機構,把外滙集中起來投資香港的股市,當然也是可以研究的投資方式。從外滙管理上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很多具體問題還要商量,應該由證監會提出具體的監督辦法。」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出席一個場合時回應:「內地多些資金來港,肯定是好事。」曾有報道指,梁錦松多次向中央陳情,加強兩地金融及經貿交往,包括「北水南調」(即容許內地資金來港買賣股票)。

QDII料快落實
這已是戴相龍短期內,兩次發布利好香港經濟消息,他上月在港時透露,正考慮容許香港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是次則主動講「北水南調」。
據統計,至2001年底,國家外滙儲備餘額為2122億美元,其中金融機構外滙存款餘額為1349億美元。戴相龍昨日透露,至2月底,國家外滙儲備餘額增至2235億美元。
胡祖六接受本報查詢時說,戴相龍所謂「一個合格的金融機構」,應該不是一家獨家經營,而是QDII,當中最可能投資港股的內地金融機構,是內地的基金管理公司。
胡祖六說:「我估計,有五成機會,中國今年下半年可以容許QDII來香港買賣港股,開始時,資金將會介乎50至100億美元,最終是不是1400億美元都可以調動來港,要看進一步發展。」
渣打銀行中國區總裁黃遠輝則對本報說:「事件顯示,人行對QDII的建議,由抗拒到接受,現在只待中國證監會制訂細則,相信離實施之期不遠。
既然QDII已解決外滙問題,QFII(認可外資專業投資機構)也可望成事。」他同樣認為,戴相龍所指的「一個」機構,只是泛指相關機構,而非獨市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