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調查顯示,680家國際性企業有意在未來3年,在中國投資至少45億美元(約351億港元)。另外,76%美國企業表明,美國911事件未有影響其在中國的投資計劃。
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及CFOAsia,昨日發表國際性商貿調查。兩公司在去年10及11月,訪問來自歐美亞洲的680家國際企業,其中半數已在中國發展業務。
調查發現,90%已在中國投資的外資企業,其高層財務行政人員計劃於未來3年間,擴展內地業務,反映國際性企業在全球經濟開始復甦後,視中國為主要增長的市場。
至於仍未在中國投資的外企,約60%認為,內地市場在未來3年將日趨重要。
此外,39%受訪企業指出,在內地融資遇到困難,因為內地金融市場仍未成熟,銀行亦以國企為主要貸款對象,因此近半數國際企業皆通過內部融資來擴充業務。
報告又發現,外商在內地投資的最大關注點是其法規環境。其中已建立業務的外資企業,則較關心中國履行世貿承諾的步伐及程度;而尚未在內地投資的企業,則較關心政治是否穩定。
不過,德勤合夥人曹文正預期,中國加入世貿後,銀行對外資企業的歧視情況將會改善,而外資銀行亦可經營人民幣的借貸業務,因此外資的融資問題可望改善。
另外,隨着中國加入世貿,大部分國際企業打算重新檢討商業模式及架構,近30%更計劃,提高在合營企業的股權及控制權;另有三分之二企業計劃增聘當地人才,並預期,招聘人才及挽留人才會日漸困難。
至於投資回報,五成受訪者估計,在內地的投資可於3年內有回報;31%則估計,3至4年內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