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埋頭苦幹數月、上周三剛宣讀完自己首份預算案的財爺阿松,當晚你會選擇如何擦一餐獎勵自己?鮑參翅肚?法國大餐?阿松的選擇卻是跑馬地成和道的蓮園粥麫店。雖然那裏擁躉不乏高官和藝人,可是自認「跑馬地最惡」的老闆娘陳麗霞,仍未擺脫負資產的命運。到底與阿松同年(五十歲)的老闆娘,怎樣憑一爿只有九張枱的小店子,創出自己的一片天?
預算案公布當晚阿松和兩名助手譚志源、李達志點了生菜鯪魚球粥、鹹粟米粥、牛筋腩、乾牛河同菜薳腸粉等,當然少不了鎮店之寶──鴛鴦葱花蝦米炸兩。
開業十一年的蓮園老闆娘脾氣不好,一忙就「𤷪𤺧」。她說,九七風光時,「啲客明知我係跑馬地最惡老闆娘,俾我鬧都要嚟。」她自言見過香港人最「沙塵」的嘴臉,亦捱過搵錢最艱難的二○○一年。
近兩年生意隨經濟下滑,成為負資產一族的老闆娘,仍滿懷鬥志搏到盡,一日工作二十小時,有生意時親自洗碗洗到半夜,結果雙手捱到紅腫發炎,迫不得已長期要戴手套見人「費事嚇親客人」。不過雙臂被熱粥濺傷的纍纍疤痕就無法掩蓋,見證「搵食艱難」的辛酸。
老闆娘坦言明知這檔生意「唔會有發達」,只夠支付夥計薪水,但不服輸的個性令她想盡辦法掙扎求存,農曆年前又在附近開多一間蓮園甜品店,全因深信「賣糖水點都唔會死!」
育有兩子一女的陳麗霞,丈夫馬先生在一間老牌製衣廠任職裁牀三十年。最難忘剛過去的年卅晚,老闆娘發誓當日一定要做到五千元生意額,就算夥計休息,一家人團年後仍齊齊開舖。老闆娘還不時求家人「你畀我做到五千先收舖!」結果全靠賣好意頭的湯圓,才得以在初一凌晨二時達到目標回家休息。
深知跑馬地人流不足的弱點,老闆娘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北上開業的潮流,仍誓言絕不離開香港,因為捨不得香港及「班大大話話超過十年的熟客」,而且說艱難時期香港人更要幫襯自己人才有生機。
於是老闆娘想到另一種生意點子,就是售賣小店溫情,替街坊買演唱會門票、留意買樓筍盤情報。訪問當日不斷見到附近街坊到來取葉德嫻、梅艷芳演唱會門票,老闆娘還拍心口保證「啲位一定可以同梅艷芳握到手!」
可能高官也是受到這間小店的溫情吸引,雖然老闆娘不願透露高官熟客資料,只要常到蓮園的熟客都知,隨時都會和高官名人毗鄰而坐。據知阿松以往多數深夜獨自一人駕車前來食粥,固定坐在窗旁卡位,一邊進食一邊留意泊於窗外的座駕。
身為負資產仍不肯言敗的蓮園老闆娘霞姐,正是阿松《獅子山下》憑歌寄意的活生生見證。
記者:何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