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說參加公開試,若對題目毫無頭緒,可以怎樣做呢?現繼續用「試述中日甲午戰爭的起因」為例子。
如果你不寫半字,這條題目便得零分。努力嘗試,還有一絲希望。
身處惡劣環境,必須運用常識。我大概會這樣作答:「中日甲午戰爭的起因主要有三:第一,發起戰爭的一方認為自己的軍力比對手強;第二,發起戰爭的一方認為若打勝仗,可以從中取得利益;第三,被侵的一方起初以為自己不一定會敗陣,因此應戰而不立刻投降。基於上述三個主要原因,中日甲午戰爭就發生了。」
以上內容全屬想當然的常識,我曾問批卷的老師若考生如此作答,可得多少分,他說如果滿分是五分,可得一分,因標準答案通常有一分是給「其他原因」的。我提出的答案雖不貼題,但也算「正確」。
不要小看這一分,它有可能把你的整科成績提升一級。
話得說回來,這樣取巧地答題目也有壞處,會給批卷的老師一個負面印象,影響他為其他題目評分時的寬緊程度。你的對策有二:一是把這條題目留到最後作答;二是現在多讀點書,將來不必用此下策。
《如何應付公開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