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剛公布的失業率降至5.5%,非農業職位亦大幅增加,經濟數據持續高於市場預期,加上英特爾公布的首季度銷售符合市場預期,繼續支持美股企穩,有關美國經濟及股市表現,上周五已略略提及,在此不多作細表,但由於市場相信美國經濟有可能急速反彈,所以引伸出來的就是加息問題。日前有顧問公司發出了一些呼籲港元與美元脫鈎的言論,令遠期美電溢價抽高,加上市場傳言美國聯儲局或可能提前加息,這對港股構成心理影響。
現階段討論加息,似乎言之尚早,因為美國即使經濟見底,還要視乎有沒有通脹壓力。過去兩年美國經濟衰退,某程度上是企業擴充過急及生產力過剩所致,在整體需求未能配合下,經濟進行調整是必然的事,因此,美國會否在短時間內因出現通脹而引發加息,仍要視乎需求上升能否填補過去過剩的供應。
從技術上而言,加息與否似乎仍需觀察不少數據及客觀情況。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假若市場久不久就拿加息來討論,對股市始終有負面影響。因此,短期我稍看好環球股市,但中期可能會因加息問題而出現波動。
整體而言,我覺得即使美國真的加息,應在六七月較合理,若加息幅度1/4厘,香港亦沒有太大的加息空間,理由是香港已經兩次沒有跟足美國減息幅度,因此即使美國年底前加息1/4厘或半厘,香港亦只會加1/8或1/4厘。
另外,3月份是業績公布的高峯期,市場將會進入個別發展局面,若大家想有所斬獲,相信要看其值博率。好像剛公布業績的國泰(293),我已提過其值博率不算高,原因是國泰由谷底5.9元反彈至11.8元水平,已有近1倍的升幅。其反彈動力主要是與911事件所引發的嚴重超賣有關,但到現水平,我們必須從基本因素分析。無可否認,未來航空業應該有機會復甦,相關股份也自然受惠,但以目前國泰PE而言,相對過去幾年的PE中位數(約15倍)高出不少,所以即使預期國泰盈利會隨着客觀條件有所改善,要回到昔日水平也要2至3年時間。
理論上,現階段的PE不能與過去高峯期15倍PE相差太遠,所以其值博率也不高。短期內不少紅籌國企會公布業績,若想「買落後」概念,則不妨留意上海實業(363),至於另一隻紅籌中遠太平洋(1199)上周五已突破5元,相信在炒復甦概念,有機會上試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