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的花、綠的草、藍的天,你我每天都見到這個色彩繽粉的世界!原來BB時常活在色彩鮮豔的環境裏,可加強其自身的安全感,隨着小孩日漸長大,愈多機會到一些陌生環境,父母都可利用彩色的玩具,減少他對環境的恐懼;慢慢地,便習慣接觸陌生環境,不會一到不熟悉地方就呱呱大叫。
記者:梁佩芬 攝影:周旭文
ImageBB:楊佑軒
資料提供:陳以誠醫生
尿片提供:Pampers
要BB唔怕「生寶」,對周圍環境產生安全感,由初生至約6個月大就要開始訓練。但要經常接觸色彩繽粉的世界,又不一定要將BB房或屋企變成又紅又綠,因為BB由初生至6個月,陳醫生說最好由BB最貼身的東西做起,效果更顯著,例如多顏色的尿片及奶樽,這兩種必需品BB日日都要用,BB倍覺親切。另外,七彩玩具、不同顏色的衣服、枕頭及被鋪也可多用,總之多顏色的東西比黑白灰等沉色,BB更容易接受。
除了用尿片及奶樽這些彩色物品外,當小孩一路長大,都可利用身邊不同物品,增加對各環境的安全感。因為初生BB最喜歡身邊的物品,尤其留意彩色的東西,特別是紅、黃、藍三原色的玩具、毛公仔,因為較奪目又常見,父母可隨身帶備這些東西,又可即場利用不同顏色的物品,吸引小孩注意,分散對陌生地方的恐懼。而且,不同年紀的小孩,也會對不同顏色的物件有不同反應,且看看0至6個月大的BB會如何?
初生BB的視力只可見距離約20厘米左右,所以很多時BB牀上都有個彩色的玩具𠱁𠱁轉,目的是吸引他們的視覺,可以靈活轉動眼球。通常初生BB一日可睡近22小時,當他們睡醒,最開心是看到一些會郁動的東西,當看到他們轉動時,便會跟着笑。
到3個月大,BB的手可以伸展及郁動,這時候最鍾意觸摸新鮮物件。媽媽用一些BB少見的東西引誘他們觸摸,如圖中的薯片筒或彩色毛公仔,有顏色又奇怪。首先媽媽應將薯片筒放在BB眼前搖晃,然後又放近BB伸手能及的地方,看看他會否觸摸;醫生說,3個月開始的BB最鍾意與四周顏色不一樣的東西,特別是鮮色物件,當他們摸到的時候,最愛哈哈大笑。
6個月BB可以坐、也能分辨聲音、手指及手掌又可靈活取物件,玩積木就最適合。雖然小孩要到三、四歲左右才能完全分辨不同的顏色,但也可對小孩講哪一種是紅、哪一種是綠,令他們對顏色有概念。
尿片的選擇最重要是質地柔軟,尺碼標準,最好一些有顏色圖案,更容易吸引小孩的好奇心。近期,尿片不再只得簡單圖案這麼單調,圖案更具有教育意義,可在換尿片之前,教導一些如換衣服、上洗手間等日常生活常識,令BB增加對尿片的滿足感,又可聽到父母講故事,達親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