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子形勢檢討》除摒棄傳統的核威懾政策,還展示核武政策的「新鐵三角」戰略──以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作攻擊性的「矛」、以全國導彈防衞系統(NMD)作防禦性的「盾」,配以核試和研發新核彈作為防衞基建。
過往美國以戰略轟炸機、潛射核彈和洲際導彈作為核武「鐵三角」,《核子形勢檢討》報告卻對這戰略概念作出重大轉變,把新式的常規武器技術融入核戰方案中。
報告強調,必須發展一些技術來對付日益浮現的威脅,如深埋地底有加固設施的目標、找尋及攻擊流動目標、摧毀生化毒劑、改善攻擊的準確性和減低伴隨的破壞力。
因此,軍方要求將四艘「三叉戟」潛艇、無人駕駛戰機和空射巡航導彈改裝成新武器,並將現有核彈頭改裝在新型的五千磅「地底爆破彈」,務求令常規武器具備「核攻擊能力」,從而加強攻擊性武器的威力。
另外,軍方還致力研發和部署導彈防衞系統,盡快部署多套「積極及消極防禦網」,務求令美軍做到攻守兼備。
報告還提到建立配套性的防衞基建,包括研發新核彈,如手術式(針對特定地點)攻擊性的小型核彈、恢復核試,加強網絡戰爭的能力。
美國《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