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穿膠花 - 陳也

獅子山下穿膠花 - 陳也

阿蟲頭炮,財政預算案冇整色整水,連四字兩句的省招牌「揮春」都收檔,慳水又慳力。
事實上每年有誰記得財算案封面上撬口的那句八字真言?假使用來當《百萬富翁》最後的百萬問題,一定考起晒。我翻查舊記錄,二千年那八字是「增值創富,節流裕民」,去年是「秉要執本,常勤精進」。兩年來都用艱澀冷僻生字,難怪這兩年,香港八字唔多順,撞板多多,流年麻麻。這就有可能是撞正八字對沖。改名最叻的是創製「狗不理」北方點心的清朝河北縣農民。他老來得子,怕養不大,起名叫「狗仔」,立心讓兒子中中庸庸,行平凡。狗仔果然老實幹活,沒有行蠱惑,而且勤奮學習麵粉功夫,一對粗糙狗仔手,做出香韌惹味的包點來。包子好賣極了,人客問狗仔包點的名字,他忙得亂扒扒,沒空搭理。人客便起哄:喲,狗仔不理。以後,乾脆就叫包子做「狗不理」。
預算案英文只有theBudget一字,帶鄉音讀歪些是「仆直」,聽落甚閉翳。用舊曲《獅子山下》言歌寄意,是苦心經營草根feel。以往香江有名句曰:「獅子山下無窮人」。今天獅子山下有負資產,但負資產仍然是有產階級,不能歸入窮人行列。在目前內外圍失利的嚴峻環境中大談穿膠花、黐公仔的艱辛,藉此鼓勵怨由心生的香港人同舟共濟,很難。希望他們不會回敬用心良苦的阿蟲一句「黐膠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