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我們要的是能人不是好人 - 程政

蘋論:我們要的是能人不是好人 - 程政

但對於六百萬港人來說,我們的慨歎卻是:「香港的能人太少了!」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前日在北京向成功連任的特首董建華頒發第二屆行政長官委任狀時,慨歎「現在好人太少」,又有意無意之間吐出一句:「好人難做!」這句話恐怕是道出了朱鎔基自己的心底話,也顯示出他身處總理高位有許多難言之隱。

剛正不阿
在現今社會裏,甚麼才是「好人」,那是見仁見智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結論。朱鎔基是不是個「好人」?對於超過五百萬國內國營企業下崗工人來說,他強硬推行的改革路線造成大批國營企業倒閉,導致他們失業、生活苦困、怨氣十足;國內官場不少被他整頓的官員,更是對他恨之入骨。不過,他剛正不阿,不怕得罪人,敢於向官場的腐敗現象大開殺戒,同時又領導中國經濟改革逐步走向成功,立下巨大歷史功勞,因而也獲得大多數中國人的擁戴。
也許未必人人都會讚揚朱鎔基是一個「好人」,但相信誰都不會否認他是中國當代政壇上極少有的「能人」。
朱總理慨歎「現在好人太少」
,或許是他針對中國官場情況有感而發,但對於六百萬港人來說,我們的慨歎卻是:「香港的能人太少了!」
好多人曾經形容董建華是個「好人」,因為他為人老實慈祥,任勞任怨,每天工作「七.十一」,但似乎從來沒有人認為他是個「能人」。也正是由於董建華「太好人」,所以在他過去五年執政內,人人都可以向他伸大手掌攞着數,大地產財團可以指着鼻子要他托市,人大政協又可拍着枱要特權,連代表草根階層的壓力團體也紛紛要求福利,而他唯唯諾諾,誰都不敢得罪,結果弄得自己四面受敵,四面楚歌,施政於舉步維艱,「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朱鎔基昨日與港區政協會面時預言:「在近十年至二十年,中國沒有一個城市可以超越香港」,這只是對港人派定心丸而已。現時國內許多城市雖然在經濟基礎或城市建設等硬件追不上香港,但在人才方面,特別是政治人才卻卧虎藏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不用說,就算是偏遠地區的重慶,亦有不少出色的省長市長,管治和處理危機的能力遠比董建華強得多。

輸入專才
要解決香港當前的政治經濟困境,我們需要的不是「好人」,是「能人」,需要一個真正有遠見和魄力的政治家,他必須敢於維護大多數民眾利益,而不是只看北京或者大財團的臉色做人。如果香港沒有這樣的人才,倒不如重金輸入「內地專才」好了。
(圖)朱鎔基慨歎「現在好人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