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衝進世界盃,米路成了英雄。不僅如此,他受到了眾多商家的追捧,搖身一變又成了廣告明星。中央電視台、地方電視台,幾乎每個節目後都能看見老米標誌性的微笑,要不就是作深沉狀。一個英語複讀機的廣告裏,米路甚至說了句頗為標準的中文,「我行,你也行」,只是語調怪怪的。
就在米路的形象充斥大小電視節目時,各種各樣的議論也不脛而走。人們猜測最多的無非是他把多少鈔票裝進了自己的腰包,可也正是這樣的猜測讓愈來愈多的人有點受不了了。「不務正業」、「賺中國人的錢」、「出線的好處讓他一個人全佔了」……從足協官員到普通老百姓,每個人都開始了對「廣告明星」發表看法,而上述這樣的觀點佔了大多數。
中國人歷來有種通病,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俗稱「紅眼病」。官員們心理失衡,恐怕是認為廣告費他們也應拿上一半,然而為何不認真回想一下當初是誰被喊「下課」,只有米路一個人承受最大的壓力,而不是他們自己;作為普通百姓,我們更應該想得開,商家、米路好比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捱,若是米路的形象能幫商家贏利,又何樂而不為呢?!
我最欣賞老米說的一句話——「無論是拍廣告還是在各地參加大小活動,我看到了億萬張笑臉,這不是金錢能夠買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