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經濟數據好得令人出奇,從房屋銷售到耐用品數字,及剛公布的工廠定單都顯示消費者及企業都像回復信心,一連串利好經濟數據令杜指及納指以兩星期低位計分別上升8.5%及10.5%。市場再度爭論美股究竟是熊市反彈或是牛市一期火鳳凰重生,不同預期的人會作出完全相反的投資行為,單看近日美股成交非常活躍便知好淡大戶互相對撼。
說實話,我自己對美股是熊是牛亦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從風險管理角度來看,似乎仍沒有足夠數據證明美經濟「無端端」可以全面復甦,讀者可能認為美國去年史無前例的減息行動已見成效,但我還是認為由供應過度引發的問題是不能以減息來根治的。如大家對我早前的一篇分析還有印象,便知道美經濟還有可能出現所謂DoubleDip走勢,即現時大家看到的經濟復甦只是假象,隨後又會再次下滑,像股價一樣先急挫,然後作強力反彈,當最後的購買力都用完時,股價便要再試早前低位。
如要我預測走勢,我還是不大相信美股牛市重生,我所持的就是上述的「雙底」理論。還有的是,年輕的讀者可能不知道美股在80年代展開長期近20年大牛市前,美國杜指曾試過十多二十年橫行局面,杜指大部分時間都在600-1000點反覆上落,中間夾雜無數大漲及急挫的走勢,這種牛皮局面最不利是買入後長期持有(即Buyandhold)的投資策略。
歷史不會這麼簡單地重複,但多回顧股市曾發生的走勢及其背後的原因,必定令投資者增加獲利機會,同時亦能減少風險。
至於港股,我認為在3月前都可保持強勢,原因是:(1)美股大成交向上突破,縱使經濟隨後會真再次回落,但都不會在這一兩個月發生,因此短線美股強勢可幫助港股上升;(2)日本打壓外資沽空活動短線見成效,加上傳統日資回流日本作年結準備,日經亦保勢頭,這點對港股有利;(3)港股在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公布預算案後,市場早前兩大不明朗因素包括滙豐(005)業績公布已消除,加上早前大量累積的淡倉盤要被迫平倉,港股有力再上;(4)預算案本身並沒有帶來太大驚喜,但減收差餉及減公務員人工等,都在回應市民訴求,並且將財赤問題清楚地以5年時間逐步解決,令投資者暫放下財赤日深、終令香港信貸評級受損的憂慮,這對長線外資基金買入港股的機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