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湖南湘雅醫學院女教授盧光琇早在一九九九年已成功複製出第一個人類胚胎,比美國還早了兩年,過去兩年更成功複製了幾十個人類胚胎,主要用作醫療研究。美國科學家一方面擔心中國的研究已超越他們,另方面也憂慮中國的有關研究缺乏倫理約束而失控,最終會導致複製人的出現。
報道稱,去年十一月,美國先進細胞技術公司(ACT)宣稱成功複製出第一個人類胚胎時,遠在中國湖南長沙的湘雅醫學院並不覺得這是甚麼意義重大的科研成果,因為他們早在兩年前已做得到了。主持這項研究的盧光琇教授表示,中國的有關研究不再落後於西方。
事實上,新華社去年報道中國的試管嬰兒技術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時,曾透露盧光琇已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人類胚胎庫,不過當時未引起關注。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指出,除湘雅醫學院之外,中國至少還有三個機構正在進行人類胚胎複製試驗。而美國關於複製人的激烈爭辯已令相關的研究幾乎完全停頓,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西方科學家表示,由於擔心生物技術競爭落後於中國,美國將會把倫理方面的爭論放下。史丹福大學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伯格表示:「我們一是譴責他們(中國人)是邪惡帝國的無神論者,或是說,『嗨,等等,我們不能在這場比賽中出局。』」
盧光琇及其同事主要從事「治療性複製研究」,即為了取得幹細胞而複製人類胚胞。但要取得幹細胞,先要取得一個女性的卵子,再植入要複製的人的基因,然後讓卵子慢慢分裂、成長,最後必須毀掉在實驗室產生的人類胚胎。西方的宗教團體和人權團體對此感到憤怒,他們相信那時生命已經開始;也有人擔心,這種研究最終將導致生殖性複製,即複製出一個活生生的人。
但中國另有一種倫理觀,很少人把胚胎同人類等同起來,因此,盧光琇可以相對自由地從事研究,並得到政府的支持。報道引述盧光琇表示,她希望複製研究將帶來新的治療方法,但她對其項目的商業潛力很有熱情,已將研究成果申請了專利,並呼籲政府增加研究費用,並放寬私人機構的參與。
本報昨日致電湘雅醫學院,盧光琇辦公室的朱小姐表示,她不了解複製人類胚胎的進展,而盧教授正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未能就報道作回應。
本報記者/《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