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是婦女節,乳房是婦女的象徵;今日不如講講近年愈吹愈熱的豐胸問題。原來隆胸手術在醫學上只有約40年歷史,本港大堆豐胸丸更是近兩年的熱話,給女性改善體態帶來希冀!雖然豐胸話題愈來愈透明化,但謠傳誤解還是滿天飛,如整容手術後是否容易引致乳癌、坐飛機遇有壓力就會爆、假胸手感上一摸就知……醫生會給予你正確的答案。
記者:吳佩璇 鳴謝:整形外科專科朱文楷醫生
A:朱文楷醫生指出:「醫學上暫時未有認可嘅豐胸藥、或非手術嘅有效豐胸方法。」朱醫生認為那些藥丸的隆胸效果成疑,而有些可能含女性荷爾蒙,不排除吃後有輕微作用,但效果絕不及手術明顯,且一停食就會打回原形。同時吃荷爾蒙藥不可過量,這會增加患乳癌或子宮癌的機會。
A:60年代第一個矽膠袋面世,及至1992年開始懷疑矽膠會導致硬化等後遺症,美國全面停用而採用鹽水袋。香港跟隨英制,矽袋及鹽袋都一直被使用。近一兩年,矽袋已得到平反,證實沒有害處而解禁。而朱醫生亦肯定說:「醫學上已證實係絕對安全,唔會引致任何疾病。」數字顯示約5%機會形成收縮性硬化纖維膜,朱醫生說這許多時只是手術做得未如理想,如矽袋放置的位置不理想、個別體質不適應或物料有問題等才會發生。而切除纖維的手術亦相當簡單。要避免硬化的出現,每晚沖涼後可按摩乳房5-10分鐘,保持組織柔軟。而選用鹽袋比矽袋出現硬化的機會細;「嚡」面袋又比滑面袋較少機會出現硬化。
A:只要手術成功,如放置的位置正確,豐胸手術是永久的,不會變形或縮水。即使真的出現滲漏爆裂,重新更換亦不成問題,手術亦不會比第一次危險,可選擇放置另一種物料及另一個部位,傷口也不會變大。爆裂的機會約每年2%。
A:水袋非汽球,屬正常壓力像坐飛機就容易爆純屬無稽之談。日常生活除非遇有極大的衝撞力,否則不會無故滲漏。而滲漏或爆裂的情況,一般都只是水袋有裂痕、或手術過程摺入時做得不好。
A:這中間並沒關係。醫生會視乎求診者本身的胸圍、高度、期望等決定隆胸的大小。中國人一般會在水袋內注入200cc-300cc,大概是升2級半至3級半,即32A約至34B。不過每人體內組織的伸展性及柔軟性不同,確實能增大多少沒有絕對保證。
A:隆胸手術對生育及哺乳並沒影響。唯一要注意是,若之後不幸患上乳癌,照乳房X光造影檢查時,需要特別的角度技術拍,須通知醫生。
A:朱醫生說以他接觸的個案,有7成表示豐胸後其性伴侶並不察覺,即使感覺老婆胸部豐滿了,女士們騙說吃了豐胸丸,男士們也就相信!可見手感差異不大。而且可從選擇上下工夫:矽袋內藏矽啫喱,手感比鹽袋為佳;水袋置於大胸肌下被其他肌肉包圍,觸摸時難察有異,故比置於乳房下的手感更真。
A:乳房下垂乃地心吸力及乳房內的組織隨年齡增長而鬆弛所致,豐胸並沒改變乳房內的組織,故一樣會下垂。
A:豐胸者不想再有異物存在體內、或嫌年輕時做得太大想打回原形者也是有的。只要做手術將水袋取出就可,朱醫生說可完全還原,沒有永久後遺症。
A:其實也有不少生育後婦女胸部收縮改變,而進行隆胸手術。豐胸者以20-45歲最常見。
除矽啫喱和鹽水,研究中的新技術都集中於改善水袋的填充物,以期同時做到更柔軟和安全,好似人造脂肪、植物油等,但都只是實驗階段。反而因乳癌而切除乳房的婦女,有一種較新的重整手術──腹部皮瓣移植,將腹部多餘組織,移植至胸部。手術較為繁複,而且胸、腹均留下傷口,但勝在屬自己身體組織,並非異物,將排斥的機會減到最低。
1.現時普遍採用矽袋或鹽水袋,兩者各有好壞:矽袋較為柔軟,像真度更高。但矽袋較易引致發炎或硬化,機會率較鹽袋約多5%;一旦出現滲漏,清理亦較麻煩。鹽水袋的好處是可摺到很細來做手術,傷口也就可小至半吋至1吋;即使出現滲漏,鹽水也會被身體吸收並從小便排出。
2.可選擇開刀位置,包括腋下、乳頭及胸下線。
3.水袋可選擇放於乳房下或大胸肌下。置於乳房下出現纖維膜的機會較少,然而放於大胸肌下因有其他肌肉包圍,手感更理想。
4.手術時局部或全身麻醉均可。約需1.5小時。手術後一天、甚至即日便可出院,約四、五天就可完全恢復。整體費用約4-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