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買港股不虧蝕有方法

投資學堂:買港股不虧蝕有方法

上周承蒙香港公開大學的邀請,為他們講了一個投資理財的座談會,場中巧遇很久不見的老友浸會大學的馮觀榮博士,馮兄是一好學不倦及經常作大量研究的學者,實為一位罕見極之勤力之人。當日筆者接到馮兄的講義,在細閱後察覺內容甚佳,當中有一項馮兄的研究值得跟讀者一談。
馮兄以恒生指數在過去三十多年的表現為藍本,作了一個頗為特別的研究,該研究分別以1年、3年、5年、7年、10年、15年及20年這7個不同的投資年期來研究,看看投資於恒生指數(如盈富基金(2800)或以恒生指數為藍本的指數基金)的回報,並研究怎樣才不會出現虧損。由於其研究頗為複雜,現以一例子說明。
假若閣下以每月1000元連續12個月投資於恒生指數,回報會是多少?
由於這連續12個月是於1969-2001年間任何一個月為開始,例如在1998年8月恒指在六千餘點低位為開始,於1999年7月完結,該段時間是港股大幅反彈的階段,是一不俗的入市時間。但假如是在2000年3月恒指在18000點歷史高位開始,於2001年2月為完結,這12個月正值港股大幅回落,是較差的入市時刻。

須持10年以上
故此這研究是以過往三十多年中,任何一個12個月為投資期,看看12個月完結時的回報。從馮博士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過去三十多年中,以任何12個月為投資期,其最高的回報為200.64%,最低的回報為-111.18%,平均回報則為13.48%。
讀者可能不大明白其用法,現進一步加以解釋。由於閣下選擇的入市時刻可能是過去三十多年最佳的,則回報可高達200.64%,即以每個月1000元,共12個月即共投資了12000元,12個月後可取回37651元。閣下入市的時刻也可能是極差的,此情況屢見不鮮,則回報便為-111.18%,即12000元的投資僅可取回6744元。兩者平均回報為13205元。為何12個月每月1000元,回報為200.64%,共取得37651元?這留待讀者思考。
由於我們投資時是不知道屆時股市是處高位或是低位,否則大家都發達了。因此馮兄的研究便是看看在何種投資年期,出現虧損的機會較低。
其結果是1年期出現虧損的機會率是30.23%;3年期出現虧損的機會率是19.8%;5年期出現虧損的機會率是12.68%;7年期出現虧損的機會率是2.857%;最重要是10年、15年、20年期會出現虧損的機會是零!換句話說,若你預算投資於港股10年以上,則基本上是「封了蝕本門」。
電郵:[email protected]